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二十八章 內憂外患,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眾臣聲勢浩大的聲討聲中,陳叔明順應了民意。很快,陳日核便被推出宮外斬首。至於其他大小從犯,陳叔明讓新任禁軍統領阮其防立即率兵捉拿歸案。
幹倒了陳日核,黃開成並不善罷甘休,立即列出楊日禮的數條罪狀,要求新皇陳叔明對其嚴懲。
對於此事,陳叔明還是有意為其開脫的。陳叔明說楊日禮在他們起兵之後,十分識時務,並未率軍在升龍城頑抗,讓升龍百姓少受了戰亂之苦……
跪在地上的楊日禮聽陳叔明為他開脫,也是一邊將頭磕得“咚咚”直響,一邊乞求皇上恕罪。
可陳叔明想放楊日禮一馬這事兒可是沒有跟其他任何人事先溝透過,咱們也是事後才聽他說起他當時的想法。
正是因為沒有溝通,眾人以為這是新皇帝要向眾人展示自己仁慈的一面。這下好了,眾人心想:既然皇上不想當惡人,那隻好我們這些臣子來當了。
於是,黃開成、阮正倫、阮其防、範巨論、黎正阿、陳吾郎等重臣紛紛跪倒在陳叔明面前,痛斥楊日禮的種種罪過。從楊日禮在她娘肚子裡是個野種說起,說楊日禮年少時就偷雞摸狗,不是個好東西咯;說楊日禮篡奪皇位後,殘害陳氏宗親咯;說楊日禮荒淫無度、朝綱廢馳咯;說楊日禮大逆不道,毒死憲慈皇太后咯……
總之這乾重臣今天就是跟陳叔明“槓”上了,今天不殺了楊日禮,以正朝綱,他們這幫大臣就跪地不起了。
雖然陳叔明早先萌生了放楊日禮一馬的想法,但這會兒聽眾臣又重述起了楊日禮殘害陳氏宗親的種種“光輝事蹟”,特別是聽眾人說起楊日禮毒殺憲慈皇太后一事之後,陳叔明終於也是氣血上湧,命人將楊日禮拉出宮外,用亂棍打死。
打死了楊日禮之後,陳叔明這個大陳國新任君主身上的擔子可不輕。本來陳叔明的弟弟陳裕宗在位時,朝綱就已廢馳,再加上楊日禮繼位一年多來,把朝廷更是搞得烏煙瘴氣的。可以說,陳叔明算是接手了一個亂攤子。
陳叔明即位之初,與我有過一次徹夜長談。當時,我們一起制定了一個三步走的近期目標。
第一步,便是立即清除楊日禮的餘孽。當然,這個餘孽可不是表面上的、升龍城內的一些原先深得楊日禮信任的人,還包括一些各地方忠於楊日禮,以及忠於楊日禮近臣的勢力。
比如說,被處死的陳日核,先前在山蘿一帶經營多年,其勢力可謂根深蒂固。即使現在陳日核死了,山蘿的地方勢力也未必會臣服於陳叔明。
至少當時我跟陳叔明談這番話時,包括山蘿在內,還有幾個地方的軍政要員並未宣告從此臣服於陳叔明的紹慶新朝,更談不上派人來升龍城朝賀。
對於這些人,咱們絕不能掉以輕心。對於他們來說,只要時機合適,他們隨時會起異心,咱們不得不早做防備。
第二步,便是整頓朝綱。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眼下大陳國這個局勢,是多年積弊所形成的。要想改變這個局面,沒有個三、五年的努力,基本看不出效果。
朝綱廢馳,才是大陳國眼下困局的癥結所在。因此,下一步“親賢臣,遠小人”,逐步將一些正直、有能力的人提拔的重要崗位,才是整頓朝綱能夠成功的關鍵所在。
第三步,便是整肅軍隊。這些年來,大陳國與南邊的占城國戰事不斷,但大陳國卻是勝少敗多。
究其根本原因,咱們大陳國軍隊的戰鬥力低下是一個方面,軍隊的調動、協調、保障等工作不暢通,也是一個重要方面。
只有咱們先練好內功,把大陳軍隊的戰鬥力提升上去了,在與占城國的交戰中,咱們才能做到勝多敗少,甚至是一舉滅掉占城國。
既然說到了占城國,咱們就不得不提當時的占城國國王制蓬峨,因為接下來這人的戲分很重。
這制蓬峨生於元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算起來與朱元璋同歲。
制蓬峨是占城國前任君主茶和布底的嫡長子,天生孔武有力、為人也甚有權謀。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茶和布底去世,三十二歲的制蓬峨當上了占城國的國王。
茶和布底在位期間,十分重視軍隊發展,逐漸扭轉了與大陳國連年交戰的頹勢。制蓬峨登基之後,更加銳意進取。加上陳裕宗荒淫無度、無心朝政,占城國逐步攻取、掠奪了大陳國的大片土地。
制蓬峨繼位之初,大陳國與占城國的邊界在峴港一線。峴港之北的順州、化州、廣治、廣平皆屬大陳國的領地,只是峴港及峴港之南的地盤才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