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揚鑣,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的手中。
藍玉一看成了僵持之勢,立即衝李文忠的親兵大聲喝道:“都給我退出去,不然老子宰了這姓李的!”
那李文忠的親兵聽到藍玉的暴喝,一時不敢上前,但他們不也甘心就此退出大帳,於是都拿著兵器站在了大帳門口,雙方就此成了僵持之勢。
此時的李文忠雖然被制,但他並沒有慌張,更沒有向藍玉等人求饒,而是十分強硬地告訴藍玉等人,他們這麼做,等同於謀反。
誰知藍玉卻是笑了笑,十分輕蔑地說道:“謀反?當初我跟著姐夫去和州投奔皇上的時候,也被人視為謀反!如果真要謀反,我可要找李將軍借用一件東西!”
李文忠見藍玉緊盯著自己,有點兒驚慌地問道:“什麼東西?”
藍玉死盯著李文忠道:“當然是你的項上人頭!如果連你的性命都不取,我何以配得上‘謀反’二字!”
見藍玉冷冷地盯著自己,李文忠終於是有點兒心慌了。他有些結巴地說道:“你,你,你們想怎麼樣?”
正在這時候,大帳外面響起了一陣喧譁之聲,緊接著有李文忠的兵士來報,說是外面有兵士譁變了,他們被人包圍了。
這下,李文忠真的是慌了。本來他是想來點兒強硬手段,逼迫藍玉等人就範,豈知道現在竟然激起了兵變。正如藍玉剛才所說,當年他跟著常遇春投奔和州的朱元璋就被元廷視為謀反,現在他豈會害怕被人扣上這頂帽子。
更為關鍵的是,如果自己的這支圍大帳的軍隊被藍玉的人馬給吃掉了,自己也身亡了,到時候還不是由著藍玉他們在皇上面前編排故事。
很快,大帳之中闖入幾個人,為首的正是天狼特戰隊四分隊一班班長魏鑫峰。魏鑫峰告訴藍玉,剛才四分隊長湯國棟見大帳被李文忠的人封鎖,料想到藍玉等人有危險,便立即去大營調集了常遇春將軍的舊部三千人,對李文忠的圍大帳之兵進行了一個反包圍。
聽到這個訊息,藍玉是哈哈大笑,他問李文忠道:“李將軍,怎麼樣!今天這事兒你說說看,怎麼辦?”
到了這個時候,李文忠還能怎麼辦?能不激起兵變,保住自己的性命,那就是最好的結局了。
於是,李文忠迅速跟藍玉等人講和。按照藍玉的條件,由藍玉帶人護送常遇春的靈柩回應天。至於藍玉帶哪些人回去?當然是願意跟著藍玉回應天的,李文忠絕不阻攔。
藍玉讓李文忠派人去軍中傳令,願意跟著藍玉護送常遇春的靈柩回應天的,立即在大帳南邊集結,一個時辰之後立即出發。不願意回應天的,就跟著李文忠西征,去慶陽助徐達將軍一臂之力。
一個時辰之後,大帳南邊集結了常遇春的舊部兩萬餘人。這些人都是跟著常遇春一路拼殺過來的,對常遇春自然是有感情的,聽說藍玉等人要護送常遇春的靈柩回應天,這些人自然都是要跟著回應天的。
至於還有三萬多沒有主動要求跟著回應天的人,咱們也不能責怪他們,畢竟有許多人跟著常遇春的時間並不長。另外,西征慶陽也是立功的大好機會,有許多也是不願意放棄功名的誘惑。人各有志,不能強求。
藍玉、裴德龍等人招呼著集結在大帳南邊的兩萬餘人,護送著常遇春的靈柩,繼續嚮應天進發。而崔道遠等人自然不能再用短刀對著李文忠,而是“客客氣氣”地請他上馬,帶著他的五百精衛,“護送”常遇春的靈柩一程。
崔道遠之所以如此做,就是為了防止李文忠出爾反爾,帶著自己的嫡系趁著藍玉的人馬不備,在後面偷襲。直到藍玉的部隊走出約五、六里地,看看李文忠的部隊並未從後跟隨,崔道遠才“恭送”李文忠和他的五百精衛北返大營。
就這樣,藍玉率著兩萬餘人的部隊一路嚮應天進發。而李文忠則率著六萬人馬向西進發。兩路人馬就此分道揚鑣。
不得不提的是,正是因為藍玉等人未能率部西行,李文忠便不得不放慢了西征行軍的速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