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三章 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從常二哥死後,黑石嶺中已經停業了。因為周定成造的鐵器、唐家父子造的火藥都已沒有了用武之地,他們也早就回錐子山了。好在是錐子山上還是儲存了不少火藥的,如果咱們能運到龍頭來,這個小山包又能算什麼?假如能說動唐耀祖這小子來龍頭作現場爆破技術指導,那就更妙了!
想到了這些,我立即將心中的想法說與眾人聽了。
李國泰、汪大淵父子聽說咱還有門路運火藥來龍頭,用以開山炸石,都是拍著巴掌表示:此事甚妙!
這時,陳元貴又提出了一個問題,他日港口興建完成之後,一些配套服務性行業才咱們賺錢的大頭。那麼這些配套服務性行業咱們是不是應該先規劃一下,不然到時候你也建飯館兒、我也建飯館兒互相搶生意可不大好。
陳元貴這話一說,眾人也都覺得有理。
最終,經過眾人的商議,進行了一個大致的分工。由於這港口建立起來之後,北上組織各種貨源肯定是得由汪家父子來負責,因此這港口的各種日常物資買賣、給養補充、淡水供應、船舶維修業務皆由汪家負責。
而飲食行業這一塊,則由李家負責。
至於什麼賭場、青樓、戲園子什麼的,就由我和沈大哥這邊負責。至於我和沈大哥是採取合作,還是各自再分工,那就我和沈大哥自己商量了。
事情基本商定之後,李國泰告訴汪耀南,等這邊工程開工、一切步入正軌之後,我肯定是要回應天的,那麼汪耀南就與我同行。
李國泰之所以讓汪耀南與我同行,就是讓他代表龍頭的李、汪兩家就咱們這個合作的具體方案跟沈大哥進行進一步的溝通。
雖然我這次回去之後,自然也是要找沈大哥說起這事兒,但汪耀南親自去說,肯定效果是不一樣。另外,汪耀南此次與我同行,返回的時候,正好可以將咱們錐子山的火藥帶到龍頭來。
一聽李國泰這個想法,我越來越覺得這哥們兒的思維就是縝密,什麼事情都能將方方面面都考慮到。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在龍頭忙碌並快樂著。為了港口興建的開工事宜,咱們這些人也是忙活了好一陣子。好在是有李國泰以及三佛齊國的大力支援,一切都顯得十分順利。
至於那個小山包,咱們只能暫且擱置,等咱們的火藥運來之後,再作打算。
那些舉家來龍頭的兄弟,在李國泰的親自安排下,很快就有了合適的安置之地。
唯獨思淑每天都顯得無所事事,好在是有汪耀南的老婆李氏每天陪著她在龍頭東轉轉、西轉轉。當時的龍頭,雖說不能與後世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比,但四季如春的環境,再怎麼也差不到哪裡去。
正是因為思淑與李氏的交流多了,二人也漸漸成了好朋友。思淑向李氏提議,這次汪耀南去蘇州,她不如跟著一起去,去感受一下“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真正魅力。
算起來,李氏的曾祖父,也就是李國泰的祖父這一代來了龍頭之後,再沒有回到過中原大地。她也只是從祖輩、父輩及夫君汪耀南口中聽說過中原之繁華。這會兒思淑突然提出這麼一個提議,李氏自然是格外心動。
當晚,李氏便向汪耀南說出了此次想與他同行的想法。汪耀南一聽,覺得夫人這個想法也算合情合理。人嘛!都有一種尋根問祖的情懷!
不過,李氏作為龍頭邦國的皇室,這要離開龍頭,自然不是一件小事。這事兒必須向李國泰報告,並徵得他的同意。
李氏覺得丈夫說得有理,不過向李國泰報告,這對於他來說,都不算個事兒。李氏的父親是李國泰的親哥哥,由於父母都死得早,李氏其實是跟著李國泰長大的。
正是因為這個大侄女從小父母雙亡,李國泰這個當叔叔的對李氏也格外疼愛。當李氏提出想跟著汪耀南去一趟中原的想法之後,李國泰自然不會阻止。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忙碌,港口建設已經開工了。看著每天有無數青壯年在肩挑背扛、灑下一路汗水,我也是甚感欣慰。
好在是三佛齊國果然沒有食言,給予了巨大的支援。梁道明在三佛齊國組織了大量的青壯年渡過海峽,參與到龍頭港口的建設。
不過話又說回來,咱們的工錢可是給得很足,這也從某種層面解決了龍頭邦國、三佛齊國青壯年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三月二十九日,我帶著思淑、羅仁等人,還有陳維林率領的特戰隊登上了鄭奇他們的船,返回松江府。汪耀南夫婦自然是隨行,他們四歲的女兒汪靈雨也跟著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