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一章 六大幹龍,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說馬振宇主動提出要去龍頭,陳元貴很快便想到了和州的張懷德。陳元貴向我提出,他要去和州跟張懷德談談這事兒,如果能說動張懷德一塊兒去龍頭,那就更妙了。
陳元貴認為,和州聯絡點交給甘仁桐就行了。如果能說動張懷德跟著一起去龍頭,那他就有了張懷德、馬振宇這兩位得力干將,再加上賈海通、鄭光成二人,龍頭那邊的人員實力絕對比應天還要高出一大截。
聽陳元貴這麼一說,我也是點了點頭。我讓他抓緊時間,去找張懷德談這事兒。如果張懷德有什麼顧慮,或者有什麼要求,儘管跟我們提出來,我們能辦到的,一定會竭盡全力去辦……
午飯過後,汪耀南指著他那張簡易地圖,正跟眾人繼續掰扯著龍頭如何如何之時,馬悅忽然對我說,有事兒想跟我單獨聊聊。
雖然在蘇州我就聽沈大哥說起劉伯溫也要辭官歸鄉,但由於這兩天實在太忙,自從回到應天之後,我還沒有來得及去拜會劉伯溫。因此當初我去大陳國之前,請求劉伯溫幫我探探朱元璋的口風,看看更換常二哥墓前的石象生有沒有可行性之事,我還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
這會兒馬悅突然說有事兒想跟我單獨談談,難道是因為這事兒?
我讓汪耀南繼續跟大家掰扯,爭取能多拉幾個人去龍頭,我自己則帶著馬悅去了另一個房間。
我與馬悅坐定之後,馬悅突然問我:“胡大哥,你聽說過龍脈嗎?”
馬悅這話可是將我給問住了,“龍脈”這個詞咱倒是經常聽說過,但龍脈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在哪裡?咱除了聽說是在一些山脈之間,其他的可就一無所知了。我只好坦白地告訴馬悅,關於龍脈這個說法,我倒是聽說過,至於具體是個什麼說道,咱可是個門外漢。
馬悅聽我這麼一說,一下子從懷中掏出一張羊皮紙,緩緩鋪在桌上開啟。只見這張羊皮紙上畫著一些山脈、河流,很像一張簡易版的地形圖,只不過,上面沒有任何地名的標註。
經過仔細辨認,能看得出來,這似乎是一張亞歐大地圖。當然,上面是看不出現代的“大公雞”,因為國與國之間可沒有分界線,但是“大公雞”的東南沿海海岸線是跑不了的。
而在“大公雞”的尾部有一個標註點,以這個標註點為起點,順著山脈的走勢,向東、向南各畫出一條主線,向西、向北各畫出兩條主線,總共是六條主線。
在這六條主線上,又有許多細線條的分支,幾乎都是以各山脈的走勢為基礎繪製的。
這六條主線,東線及其諸多分支,應該全部在咱們中華的版圖之上。
而南線似乎是從咱們的喜瑪拉雅山南下,經現代的中南半島、印度印尼亞等地,直達澳洲。
兩條北線,一條經蔥嶺(帕米爾高原)北上,直抵蒙古高原;另一條經天山、陰山、燕山,直抵興安嶺。
至於兩條西線,則一直向西延伸到歐洲、非洲之地。
看馬悅拿出這麼個東東,我也不知他想幹什麼,便緊盯著他,看他有什麼下文。
馬悅看我對著這圖看了許久,似乎也看不出什麼門道,便脫口而出一句偈語:龍脈源地,崑崙之西;福澤蒼生,藏風聚氣。
馬悅說出這句偈語後,我便仔細回味著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也不難理解,就是說這龍脈的源頭在崑崙山的西部。
馬悅告訴我,崑崙山是古代傳說中的神山,更被譽為“萬山之祖”、“龍脈之祖”。風水易學中認為,崑崙山為天下諸山之祖,是生氣之源,物本之源。天下龍脈之源,盡出自於巍巍崑崙。
至於這天下的龍脈,有五大幹龍之說,也有六大幹龍之說。這圖上六條主線,便是六條幹龍龍脈,均是起源於崑崙之西。
而咱們平常討論的龍脈,多是指的分佈在咱華夏之地上的三大龍脈。
三大龍脈中的北龍沿黃河經甘肅、青海、山西、東三省等地,一直延伸到半島。這條龍脈正是六大幹龍中的一條北龍。
中龍則從黃河和長江之間經四川、陝西、河北、湖北等地,直抵山東,到渤海而止。
南龍則沿長江經雲南、貴州、廣西、湖南、江西等地,在蘇南入海。
三大龍脈的中龍和南龍則是六大幹龍中東龍的兩大分支。
聽馬悅說得頭頭是道,我這個門外漢只好是頻頻點頭,時不時附和幾句。
馬悅又給我解釋了許久,見我是似懂非懂了,忽然問道:“胡大哥,你知道我為什麼要單獨找你說這龍脈之事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