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囑常遇春,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專門給你定製的,我和常二哥每人都有一把寶刀,女孩適合拿劍,所以就讓她們給你趕製了一把,你試試。”

常遇春也在一旁催促,讓她試劍,她才接過劍。

她拿在手中把玩了一番才出鞘,一劍朝路邊的一棵小樹砍去,小樹立即斷為兩截。

那斷面齊整得很,她似乎很滿意,把劍入了鞘,交給了羅仁,讓羅仁藏在了馬車下面的暗格裡。

我們與劉善榮告別後,繼續前行。

中午時分,我們找了個空曠的地方休息,也是該與常遇春告別的時候了。

我對他說道:“二哥,回去吧!再送我們,今天晚上就趕不回山上了。過不了幾天,你也得去和州了。趁著這幾天有時間,好好陪陪嫂子和小常茂。”

常遇春本欲把我們送出定遠縣地界,但經不住張思淑也勸,最終和藍玉返回錐子山去了。

休整過後,我們的隊伍又繼續出發。

一路無話,到和州的時候,已經是正月十八了。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我們來的時候,沈大哥派人送鹽的船也才在前一天剛到。聽說,沈大哥給我捎了信。

陳元貴把信交給了我,我拆開一看,沈大哥主要還是在說生意上的事。

應該說這一年多的生意還是相當成功的,沈大哥由最初只有我我那條入股的船起家,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現在已經有四十多條船了。

現在,他也不用每次都親自去景德鎮了,經常是張士榮帶隊,他自己主要是和汪耀南一起與那些遠洋商人聯絡。

鄭奇那小子現在也出息了,也能獨擋一面了。這到各鹽場進貨的事兒,基本上都是他在操持。

另外,沈大哥在信中提到,他的夫人也懷孕了,同時提醒我,讓我早點成家。

到底是結拜兄弟。

我則連夜給他回了信,主要是講述了我這趟去歙縣石門,然後去泉州的大致行程,也講述了常二哥替我求親的事。

當晚,陳元貴也知道了我們這次出門的大致行程,他跟我提出了一件事。

他這次也想跟我們去,這第一是想著我們要出遠門,多個人多份力量。

這第二是他在和州也待了幾年了,早想著出去轉轉。

這第三條,也是最重要的。

陳元貴在和州這幾年,還是培養了幾個年青人。他想這次透過他出門一段時間,檢驗一下這幾個年青人的辦事能力。

畢竟這往後,常遇春的勢力發展到哪裡,我們的人就得跟到哪裡。

所以這聯絡點還得多開分店,這分店的管事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是用錢買不來的。

聽他說了這個想法,我也覺得可行。陳元貴的辦事能力我還是清楚的,這一路上有了他,我感覺肩上的擔子也輕了幾分。

我立即將這個想法跟張思淑說了,怎麼也得體現出對她的尊重。

張思淑對於此事沒有什麼意見,讓我自己做主,那這事兒就算這麼定下來了。

我立即讓陳元貴把和州這邊的事做一些交待,同時這些事也得跟柳懷鏡溝通好。畢竟下次他再來和州,得搞清楚這裡誰是管事的。

陳元貴便把柳懷鏡叫來,把和州這邊的大致情況向我們作了個說明。

現在和州這個聯絡點除開他之外,還有四個人,有兩個是以前錐子山派過來替換回崔道遠和陳定邦的,一個叫張懷德、一個叫鄭有功;還有兩個是他在和州本地招攬的小夥子,一個叫甘仁桐、一個叫馬振宇。

這幾個人都是二十出頭的小夥子,張懷德年紀稍長,也是這幾個人中他最看好的。所以,這次他走後,他準備讓張懷德負責這裡的一切。

其餘三個各負責一片,由張懷德搞好統籌協調。

柳懷鏡經常來和州,這幾個人他都熟。聽說陳元貴這個安排,他也表示可行,同時他還把這幾個小夥子都誇讚了一番。

見他二人都這麼說,我也沒有異議。我讓陳元貴把這幾個小子都叫來,今天就當場把這事兒給他們安排下去。

我們也就明天在和州停留一日,由陳元貴負責聯絡一下去船隻去池州,後天就得出發先到池州,再走陸路南下到歙縣石門。

陳元貴很快就將這四個小夥子都叫來了,也一一介紹給我認識了。

我也來到和州幾次,這幾個小夥子都熟悉,就是不知道名字,這次終於對上號了。

陳元貴立即把他準備跟我去歙縣石門的事跟他們都說了,並交待他不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