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筆私鹽生意,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入正題,說起了此次私鹽的事宜。

方老闆先驗了一下貨,稱讚道是上好的海鹽,一個勁兒地誇我們錐子山的兄弟有本事。

按照上次談妥的價格,二錢銀子一斤私鹽。

我們這次從和州足足拉了四十車私鹽,每車七百二十斤,總共是兩萬八千八百斤,在滁州送了朱元璋兩車一千四百四十斤,拉到定遠縣地界上來的是兩萬七千三百六十斤。

方老闆說他這次要兩萬五千斤,按照二錢銀子一斤的價格,就是五千兩銀子。

他今天回城裡安排人手,明天上午帶著人和銀子到此處來接貨。

方老闆說他還有個要求,就是今晚一下子找不到那麼多馬車,看明天能不能就拉著我們的馬車進城。

待貨卸完之後,他派人把馬車給我們送出城來。

我一想,他說得也合情合理,量他也不敢吞了我們這三十多輛馬車,於是就答應了他。

事情談妥之後,方老闆很快帶著兩個跟班返回了城內。

為了防止事情有變,我與羅仁他們商議,在東城門外派出幾撥人設伏,監視定遠城內動向,防止明天方老闆帶著元軍來搶我們的鹽。

第二天一早,所有馬車都套好,做好隨時出發的準備。一旦情況有變,可以立即向東邊的滁州方向轉移,再擇機返回錐子山。

元軍就是膽子再大,定遠縣的這點兒守兵,也不敢往滁州方向追,那裡可是有朱元璋的幾萬精兵。

而且前不久,他們還在滁州地界上吃了大敗仗。

一切準備妥當,我們就原地早早安歇。

第二天,天剛亮,陳定邦就帶著人去設伏,柳懷鏡則帶著幾個人在東城門外不遠處迎接方老闆的人。

約是巳時初的時分,方老闆帶著三、四十號僕人打扮的青年漢子出了東城門,柳懷鏡則帶人迎了上去。

柳懷鏡是久居定遠縣城之人,對定遠縣城內的情況比較熟悉,派他去迎接,主要就是讓他觀察一下方老闆帶得人有沒有問題,是不是官軍假扮的。

柳懷鏡與方老闆一路談笑風生地走了過來,我們遠遠地望見,也基本可以確定沒問題。

陳定邦的人也沒傳遞回來什麼訊息,看樣子,我們是多慮了。但在江湖上走,小心駛得萬年船,還是謹慎一些為妙。

方老闆一行來到我們駐紮的地方。

我對他拱了拱手,指了一下身後馬車上的私鹽,說給他三十五輛馬車。

其中三十四輛每車裝的是六包鹽,也就是七百二十斤一車;還有一車裝了五包鹽,是六百斤。

總共三十五車是兩萬五千零八十斤私鹽,零頭就不計了,算兩萬五千斤。

方老闆命手下人抬過兩個箱子,每箱有一千兩銀子,另外又從懷中掏出一疊銀鈔。

說道:“這有現銀兩千兩,還有銀鈔五千兩。因為銀鈔現在折價得厲害,但五千兩的銀鈔兌換三千兩現銀還是不成問題的,你們攜帶也方便,你看怎麼樣?”

我一看,這方老闆也算實在,就依了他,反正這銀鈔快點花掉就是了。

接下來,方老闆的手下趕走了我給他準備的三十五輛馬車,並說下午申時一定將三十五輛馬車還到這個地方來,讓我們放心。

臨走時,方老闆又說如果這批鹽銷得快,下次他還要兩萬五千斤,問怎麼可以聯絡到我們。

我想了想,反正柳懷鏡他們回錐子山休整半個月後,還得去和州,不如就讓他們順便入城去問一下方老闆。

於是,我告訴方老闆,半個月後,我們的人會進城跟他聯絡。

如果他實在有什麼緊急需要,可以上錐子山送信,就報我胡碩的名號就行了。

方老闆也是很滿意地與我告別後,帶著人回了定遠城。

我讓陳定邦的人不要撤回來,繼續在原地蹲守,監視城內動向。

下午申時,方老闆的人如約將三十五輛馬車趕出了城,還給了我們。

在這東城門外,我們也原地休整幾天了,力氣也養足了。

弟兄們也早已歸心似箭,我讓柳懷鏡、崔道遠帶了三十個人、二十輛馬車,載著餘下的兩千多斤鹽,以及剛才方老闆給的一千兩現銀、一千兩銀鈔回錐子山。

我還給二哥常遇春寫了封信,告知他我準備去一趟泉州。柳懷鏡和崔道遠他們回山半個月後再赴和州,繼續去拉鹽等相關事宜。

我帶著羅仁、陳定邦等十二人,再加上陳元貴在和州找的那十個馬車伕,一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