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 滁州報信,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來說常遇春這邊,當晚晚飯後,他就令大家做好隨時撤退的準備。
亥時時分,他就令東、南、西三個城門的守軍將稻草人立好,做好偽裝,然後到北門處集結。
子時初,所有人員都已在北門處集結,隨著常遇春一聲令下,近五百人馬秩序井然地撤出了北門,進入了城北的山地。
第二天下午,這一支大部隊,終於撤回了錐子山。
我們去滁州的日子已經是陰曆五月的天氣,白天太陽一出來,也是很熱的。而且從定遠城向東一直到滁州,途中也沒什麼繁華的小鎮,也難得找到象樣兒的客棧。
因此,我們的策略是早晚趕路,中午找個小茶館、小飯館什麼的休息,實在沒有,就找個大樹蔭休息;晚上有客棧就住客棧,沒有客棧就找人家借宿,實在不行,就找個沒人住的破屋、破廟什麼的將就一下。
因為是一路急行軍,也就五天時間,我們就來到了滁州城外。
當時,滁州已被郭子興的部隊佔領了,確切地說是被郭子興的先鋒朱元璋給佔領了,因為郭子興還在濠州,還沒來得及搬到滁州來。
這朱元璋可不是一般人,可得對他防著點兒。
於是,我心裡便有了個計劃,這和朱元璋的部隊打交道、拋頭露面的事兒,就交給柳懷鏡。這個人辦事精明,應該不會出什麼岔子。
如此一來,我也不用直接跟朱元璋打照面。這人咱惹不起,總躲得起吧?
我跟大家說了我心中的這個想法。
我告訴眾人,進了滁州城之後,柳懷鏡就是我們這一行十三人的帶頭人,我則假扮是他的下屬。
進城之後,柳懷鏡把資訊送到之後,我們就撤,不在滁州作過多的停留。
其實想出這個主意,也是從曹操見匈奴使者的典故中得到了啟發。
只不過曹操是擔心自己身材相貌矮小丑陋,不足以懾服遠方的國度,於是命令一個下屬代替自己,自己則拿著刀站在坐椅邊。
而我則是為了防著朱元璋,不想跟他正面接觸,免得跟他扯上什麼關係而已。
眾人雖然都不解其中之意,但因為是我提出的意見,也都不好反對。
柳懷鏡也是個精明之人,知道我這麼做肯定是有什麼其他用意。但我不說,他也不好多問,只是就預想到的一些細節性問題向我諮詢,我也一一對他做好交待。
我們是從滁州的西邊而來,要進的城門當然就是滁州的西門。
因為是剛從元軍手中奪取的城池,朱元璋部的戒備也是十分森嚴,城上都有重兵把守,城門口對進出人員的盤查也很嚴。
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我們離城門還有幾百米就都下了馬,牽著馬向西門而來。當然柳懷鏡排在第一個,我則緊隨其後。
到了城門口,守城兵見我們一行十多人,都牽著馬,還帶著兵器,便十分警惕地問道:“你們是幹什麼的?”
柳懷鏡滿臉堆笑地答道:
“兄弟,我們是定遠縣錐子山的人,以前跟你們郭將軍也打過多次交道。
這次應你們郭將軍的要求,我們在定遠縣城拖住了元軍十天。因為元軍實在太多,我們才幾百人,在堅守到與你們郭將軍約定的第十日晚間,我們就撤出了定遠城。
我們這十多個人是撤出後,專門過來給郭將軍報個信的,讓你們做好防禦準備,因為元軍的大部隊馬上就要來了。”
朱元璋與我們的“十日之約”,只有他們部隊的少數高階軍官和具體辦這事的人知道,一般的普通士兵根本就不知道這麼回事。
但錐子山以前跟他們過往密切,倒是很多人都知道。
這守城兵也拿不準,只好讓我們在這裡稍等一會兒,他去請示一下長官。
沒辦法,我們只好把馬牽到城外離西城門不遠的空地上,坐下來等待,總不能我們這十多人堵著他的城門。
我們剛坐下,就有一個低階軍官在剛才那個守城兵的帶領下,來到了我們面前。
他打量了我們一番,又問了一些具體情況。
柳懷鏡都一一作答。我見他答得也十分得體,也沒插話,畢竟他現在是我們這十三人的“領頭人”。
顯然,那個低階軍官也不能確定我們所說的是否屬實,他賠著笑對我們說道:
“各位兄弟,真是不好意思,我也只是個負責守城門的小官兒。好多事情也不是我這麼個小人物能做得了主的,我得立即進城去請示上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