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章 雙喜臨門,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確實有喜。就在朱元璋主持祭奠儀式的過程中,和州那邊來了報喜之人。

因為看見祭奠儀式太過莊重嚴肅,那幾個報喜之人並沒有立即去見朱元璋,而是在李善長的安排下,先暫且退下。待朱元璋忙完正事兒後,再前去彙報。

這祭奠儀式從早上開始,直搞到中午,朱元璋才帶著“萬分悲痛”的心情,在朱文正等隨從的“攙扶”下回了自己的住處。

朱元璋前腳剛進門,李善長便安排那幾個報喜之人後腳就跟了上來。

朱元璋剛坐下,那幾個人就給朱元璋行了禮,然後口稱“大喜”,說是給朱元璋報喜來了。

朱元璋故作不悅道:“都元帥、右副元帥不幸戰敗身亡,何喜之有?”

那幾個人連忙道:“馬伕人給元帥大人生了個大胖小子,母子平安!恭喜元帥大人!”

昨天朱元璋和李善長密議的時候,還說著馬氏估計就要臨盆了,沒想到今天就有人過來報喜了。

朱元璋的心中十分高興,但表面上還是一副沉著冷靜的樣子,說道:

“這個孩子來的是時候,也不是時候啊!

兩位元帥身亡,他在這個時候冒了出來,有點兒不是時候。

但一切還得向前看,兩位元帥不在了,我們還得繼承他們的事業。

這孩子出生了,也算給我們紅巾軍添了點兒喜氣。

算是喜憂參半吧!”

如果說對於太平的紅巾軍來說,是喜憂參半似乎還說得過去。但對於朱元璋來說,這次他應該是雙喜臨門才對。

郭天敘、張天佑戰死,壓在他頭上的兩座大山終於不在了,這可以說是他朱元璋人生中的重大轉折。

人生的新篇章即將開始書寫,這算是一喜。

另外,馬氏給他生了個兒子,他朱元璋也算是後繼有人了。

這不是雙喜臨門是什麼?

隨著李善長、朱文正一干人等給朱元璋道賀,他的嘴角總算是擠出了一絲笑容。

馬氏在報喜的信中提到了讓朱元璋給這個孩子起個名字。

朱元璋深思了良久,對眾人說道,這個孩子是我的長子,將來他就得給弟弟妹妹們當榜樣,當標杆,就叫朱標好了。

眾人都說這個名字起得好。

既然一切進行得這麼順利,朱元璋令李善長迅速做準備,明天一早帶著郭天敘、張天佑的骨灰出發回和州。

待將事情與馬氏、郭氏作好交待,和州一切安排妥當之後,李善長立即快馬加鞭趕往毫州。

紅巾軍這邊,則按照朱元璋的部署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工作。

郭興、郭英鎮守蕪湖,馮國勝則趕往溧水,湯和回了溧陽,徐達、鄧愈與元軍在句容與集慶之間戰略相持,有了常遇春和廖永安,採石磯的康茂才也不敢輕舉妄動。

元軍那邊,陳兆先得知父親陳野先、堂叔陳飛虎都戰死後,當然是萬分悲痛。

紙是包不住火的,當他得知陳野先、陳飛虎是命喪汪誠之手,也是萬分惱火,叫囂著要找汪誠拼命。

最終還是蠻子海牙出面,才將此事彈壓住。

首先,元軍厚葬了陳野先、陳飛虎,蠻子海牙親自上書向朝庭請封。

然後,秦淮河西岸東山處的原陳野先、陳飛虎部下都調到方山來,繼續讓陳兆先統領。

汪誠也一口咬定,是誤殺了陳野先、陳飛虎二人,蠻子海牙對其一頓申斥之後,也是不了了之。

最後,蠻子海牙仍將汪誠部調回集慶東邊防守句容的徐達部,將陳兆先就安置在方山一帶,這樣兩股人馬離得也遠,想發生點摩擦也難。

蠻子海牙也命令駐紮在方山的左荅納識和陳兆先部向溧水方向進攻,企圖割斷句容紅巾軍與太平方向的聯絡。

可元軍哪料到朱元璋早知他們有這一手,讓憋了幾個月沒打仗的馮國勝鎮守溧水。

左荅納識和陳兆先不僅是沒拿下溧水,倒被馮國勝狠狠痛擊了一番,狼狽地逃回了方山。

我們是九月十八日晚上到的和州,因為大哥沈萬三的書信中說這個月會來和州,於是我們就在和州等他。

李善長本來打算在太平多待些時日。因郭天敘、張天佑突然戰亡,他一下子就有好多事情要處理了。

九月二十二日晚,李善長就帶著郭天敘、張天佑的骨灰回到了和州。

郭天敘、張天佑的死訊並沒有在和州傳揚開來,僅限於李善長從太平帶回的人,以及馬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怮

秋暝

天武霸尊

十九道

漢末沉浮記

何子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