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章 讓常遇春去當炮灰,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已至此,也沒有辦法了。
朱元璋想了幾天也想明白了,在這亂世之中,還得靠實力說話,誰的人多兵多糧多地盤大,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與其爭這些虛排位,不如來點實際的,去多搶點地盤。總有一天,得讓郭天敘那小子知道,想把我朱某人壓在下面,他還嫩了點兒。
朱元璋可是個“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典範。他也是那種*的人。
五月下旬,朱元璋調集部隊至歷陽(今安徽和縣),五月二十五日,朱元璋部渡江至江山島,與長江東岸採石磯(在今馬鞍山市之南、長江東岸)隔江而望,大戰一觸即發。
當時元軍依江列陣,江邊的淺水灘中丟棄了好些個竹子削尖製成的拒馬錐,這些拒馬錐上綁著石頭,所以在水中也能固定。
這樣一來,朱元璋的船隻就無法靠岸。
不靠岸就讓這些兵士跳下水去衝鋒吧,前有拒馬錐擋路,岸上還有元軍的弓箭手侍候。
朱元璋的部隊試探性地攻擊了幾次,都未能成功,還白白損失了大幾百號人馬。
就這樣,兩方的人馬就隔江對峙著。
六月初一,朱元璋準備發起總攻,因為不能在這個地方再僵持下去了。
他們處在江心島,給養供應還得從歷陽經長江運過來。
這種長距離給養物資運送,三、五天倒是可以,時間長了,誰也頂不住。
當初選擇採石磯作為登陸點,就是因為採石磯離這江心島的距離較近,便於發起攻擊。
但朱元璋能想到的,元軍也能想到,因此元軍在採石磯設定了堅固的防守。
如果今天拿不下對面的採石磯,朱元璋就準備另找登陸點。
正在朱元璋懷著忐忑的心情,準備下令向對岸發起總攻之時。他忽然看見了常遇春。
對,讓這小子去當炮灰,他上次不是跟我吹噓,說他能當我的先鋒官嗎?
而且這小子,是郭天爵介紹來的,死了就死了,說不定還犧牲了郭家的一個眼線,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反正頂多就折了他手下那四百多號兵。如果他攻上岸去了,我們今天就拿下了採石磯。
如果他攻不上去,死在亂軍中倒還好,要是沒死,我再治他的罪。
朱元璋越來越為自己這個如意算盤感到滿意,怎麼早沒想起他呢,害得自己白白損失了大幾百人馬。
怪就只怪他自己一打仗就把主要精力放在瞭如何攻取對岸的採石磯了,沒想起這檔子事兒。
朱元璋立即派人召來了常遇春。
朱元璋對常遇春說道:
“你小子上次不是在我面前吹噓能當我的先鋒官嗎?
今天我就給你這個機會,你帶著你手下的人給我當先鋒。
如果你今天給我拿下了對面的採石磯,我親自授你總督府先鋒的官位,如何?”
常遇春大吼一聲:“末將領命。”
就帶著他手下的四百多兵士,準備渡江了。
因為岸際灘頭盡是拒馬錐,乘大船去進攻,顯然是不合適。
於是,常遇春要了四十六條小船,每條船載著他的一個班,他則帶著他的親衛隊衝在了最前面。
元軍見有四十多條小船向岸邊發起了衝鋒,弓箭手立即開射。
好在我軍是訓練有素,不用常遇春交待,大家都支好了盾牌,元軍雖然是箭如雨下,但也沒傷著我軍分毫。
很快,常遇春的小船離岸邊只有十多米遠了,但小船也已經無法前行了。
因為,江水中盡是元軍佈下的竹製拒馬錐。這拒馬錐的下面都綁上了百餘斤的石頭,想搬動,也是十分地不易,何況岸上的元軍不斷地射箭。
哪知常遇春大吼一聲,站在船頭,讓親衛隊的兵士用盾牌護住他的身體,他則手持一杆長槍,將槍尖伸入江中,把那些拒馬錐挑了起來,直向岸邊的元軍砸去。
這下元軍慌了,他沒可沒想到還有這等不要命之人,更沒想到還有力氣這麼大的人。挑起那些綁了百餘斤石頭的拒馬錐,竟然能夠不費吹灰之力。
更要命的是,這些拒馬錐能被這人挑起向岸上的元軍砸來。須臾之間,元軍就被常遇春挑過來的拒馬錐砸死砸傷了幾十人。
而常遇春的船隻,也隨著拒馬錐被挑走,有了前行的航道,已進至離岸邊只有四、五米的距離了。
元軍將領一看,這還了得,立即派了長槍手前去,妄圖用幾個長槍手的長槍把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