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部分,重生之庶女殊途,公主站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死?卻偏偏選我楊家自,一看就知道是別有用心。”楊芊丟下一句話,就要拉著楊葭離開了。
楊葭卻捏了捏宋珩娘手,低聲道:“你也不能只顧著姐姐,你阿孃也受傷了呢,她也是疼你們姐妹。”希望宋珩娘能看住高氏,莫讓宋老夫人如前世般逼死高氏。
宋珩娘怔住了,猜測楊葭這麼說深意,楊家姐妹離開了也沒顧得上阻攔。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楊葭看著庭院裡盛開各色花卉,說出了後世流傳極廣一句話來,楊芊聽罷也連連點頭,撇嘴道:“宋家人不就是不要臉麼?真不知道她們都想什麼?”
姐妹倆這邊感嘆著,就瞧著另一條小徑上大夫人魏氏,已經被壯實婆子們扶著走高氏,姐妹倆對視一眼,閃避到了一顆杏花樹下,等一群人進了客院,這才不約而同地長鬆了一口氣。
“總覺得這段時日家裡事情一件接著一件。我現反倒盼著些離開祖宅去汴京呢。”楊芊嘆息道。
“是呀,也許到了汴京就沒有這麼多事兒了。對了五姐姐,我聽說鄒先生去世了?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楊葭心知肚明鄒應之死絕對和楊家有關,但是其中隱情,楊芊是不是知道呢?
楊芊雙眼眸突然跳動了下,神色有些躲閃,“鄒先生啊?不是說是受了風寒高燒去嗎?大夫人已經讓人送去了奠儀,咱們是晚輩又是女弟子,有機會去廟裡佛祖面前多磕幾個頭便是了。”心裡卻將鄒應給狠罵了一回,想起老二房楊蓉因為鄒應死據說病了好幾天了,是恨得不輕。
楊葭一看楊芊這神態,便知道她是知道實情,定是劉姨娘告知她。相比之下吳姨娘可真是不能讓人依靠呀。
沒出三天宋家人便搬出了楊家老宅,和前世一樣搬去了城西靠近城門口二進小宅子裡,宋家人訊息也不時斷斷續續地送了進來,什麼宋老夫人對著高氏非打即罵啦什麼宋老夫人被氣病啦等等,楊葭沒有聽見高氏死訊,便對宋家訊息淡了,一門心思都收拾自個和六郎行李上,一晃就到了月底,三娘楊茵也嫁去康家整整一個月了,這日正是她歸寧日子,也是宋家姐妹下了帖子邀請魏縣大戶千金來聚日子。
魏縣知縣家千金康珍娘,和楊家一樣大族陳家三位小娘子、康家長房、二房娘子等都來了,花園西隅水居閣一派熱鬧,四面敞窗大開,春風輕拂花香撲鼻,而臨北一面是搭了個小臺子,請了幾個女伎人說唱世祖皇帝周皇后傳奇故事。
亭子裡頭都是年齡差不多小娘子們,圍坐白石圓桌邊,一邊用著楊家廚娘拿下糕點,喝著楊家好茶湯,一邊和身邊人嘰裡呱啦地說個不停。
楊家小娘子們,長是楊茹,她又是嫡出,自然是以她為首,她笑著和眾人一一打過招呼了才道:“今日春光正好,總不能只坐著聽女伎人說古,我們不如放風箏呀?我昨日讓人去街上買了十隻風箏,大家來挑喜歡。”
小娘子們自然都是同意,紛紛贊起了楊茹設想周到,都跟著楊茹去挑風箏了。楊葭和同族姐妹們是東道主,自然是後挑。老四房楊芝眉頭都皺了起來,低聲嘀咕道:“只顧著自個出風頭,若是早些告知我今日要放風箏,我便將阿爹賣給我金魚風箏給拿來了……”
楊葭心裡暗自搖頭,楊芝是老四房唯一孫女兒,素來被四老夫人寵溺著,這次去汴京是要一起上路。雖然前世記憶相隔多年,楊葭也記得這一路上,楊芝沒有少惹出麻煩來。
楊葭取了後一隻風箏,是一隻普通不過蝴蝶風箏,她笑了笑,並沒有意,當楊茹裝著大度要拿她燕子風箏和自己調換時候,楊葭拒絕了,“不管什麼樣風箏,只要能飛到天上去那就是好風箏。”
楊茹也不堅持,反倒是引得陳家沁姐投來了探究目光。陳沁祖父乃是前文淵閣大學士,中書侍郎陳靖,雖則已經告老家,父兄也都出仕為官,若非陳氏一族宗族不旺,楊家也得看陳家眼色。即使是這樣,陳沁魏縣一干千金之中,身份也是極為矜貴。
女孩兒們丫頭們幫助下嘻嘻哈哈地放著風箏,楊葭跑了兩回不見風箏飛起來,正想試第二回,眼角卻掃過遠處石榴樹下貓著百靈正緊張地招著手。楊葭神色一動,讓小桃拿好風箏,就朝著百靈跑了過去。
“八娘子,出大事了,方才前門傳來訊息,說是六娘子竟然一個人自庵堂跑了回來。大夫人那兒大概是因為三娘子康家事兒生氣,一聽說六娘子回來了,氣極了,讓婆子將六娘子和求情吳姨娘都給捆了,說是不到年底不許她們回來呢。”
楊葭心中暗罵了一聲,楊艾這個沒腦子傢伙竟也能自庵堂跑回來?沉思了片刻後方道:“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