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部分,妻憑夫貴,雨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婉不得不嘆氣,她之前看劇本,甭管男主還是男二男三,這些當官的,幾乎都是每三年考評後,升一級或兩級,外放的換個地方重新窩,這於是讓她誤以為到換屆時升遷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等宋子恆考上狀元,當了三年從六品後,毫無壓力的升為從五品官,外放出來,蘇婉更堅定了自己認知。
直到跟宋子恆來了瓊州,她才知道升遷其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要有政績,要人脈,還要運氣,更重要的是上頭記得你,不然一個小透明,沒有契機出現在眾人眼前,誰管你到屆了要不要升遷?老實在窩裡繼續待著罷!
關於這一點,宋子恆倒是有先天的優勢,他狀元出身,還是本朝最年輕英俊的狀元,每逢細數風流才子,誰不提一句玉面狀元宋子恆?且宋子恆在翰林院當了三年的編撰,該有的存在感都刷足了,即便沒抱團,人家也都記得他,到換屆的時候,說不定誰忽然想起跟上頭一提,他就往上升了呢。
也因此,世人提到宋子恆“狀元出身”這一點,緊接著就是前途無量,即便他來了瓊州這個鳥不拉屎的地兒,只要不犯錯,他三年後基本上往上走是沒懸念的。
還是瓊州這個鳥不拉屎的地兒,太貧困,又天高皇帝遠,連聖人提起此地,都是直接與窮山惡水掛鉤,心裡頭就存了幾分不好,真正有背景的根本不往這兒來,至於那些沒背景外放過來的,做不出什麼政績,也不敢亂吹,所以基本上一個位置就直接坐到死。
上任知州木大人要不是存著一口惡氣,奮而告老回鄉,他估計在瓊州養老也是沒問題的。
此地大多是像李曉林一樣做了十幾年的,早已與當地勢力融為一體,宋子恆想為百姓做事,讓他們填飽肚子,勢必要削瓊州當地富人的好處,如此一來幾乎與整個瓊州官場為敵,人家願意幫他做事才怪。
蘇婉正是想通了這一點,對於那些女眷們,都不願太親近了,只是因為沒撕破臉,面上交情還是要維持,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