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章 小紅,得閒種花,十月廿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陸成安不會無的放矢,顧不得兒女情長的世子去找了陳王。父子倆大吵一架,一輩子沒能反抗陳王的世子,第一次掀了桌子。
“你是要把一家人都往坑裡送嗎?你不想想我不想想你自己起碼想想才兩歲的晨晨好嗎?!”
“那你想我怎麼樣?老子打下來的江山,虎符都交出去了,那個老不死的還天天派人盯著。大不了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老子怕過誰!”
父子倆不歡而散,世子能做的只能去找老丈人。
半月後,自稱前太子遺孤的人在西南揭竿,沒想到只是虛晃一槍,二皇子裡外串通,想要謀逆,卻不知道廉政司早就有所發覺。
最後,皇帝還是那個皇帝。朝堂一片哀嚎,今天處置這個,明天流放那個。陳王被圈禁,世子襲王位,陸丹晉陳王妃。
平息後,皇帝立儲,朝堂恢復正常。
政治動盪,只要沒有蔓延戰火,對平民影響不大,該種地種地,開鋪子的時候就要開鋪子。只不過也會討論立儲會不會減稅或多開一屆恩科。
小紅的兒子陶金過十歲生辰,按照當地習俗,是要擺酒的。顧小五對小紅這個表姐頗為喜歡,總覺得這樣真性情的女子在古代實在太少了。
頭一天就差人送了東西過來幫忙,正日子,宋家除了宋外公宋外婆都去了。
宋外婆是這樣說的:“小紅過的不好,你們更要去給她撐場面。”
是這個理。就跟打麻將一樣,你拿的牌越是不好越不能唱衰,說這是什麼爛牌。你要自己給自己或者身邊的人說,還行啊,不錯啊,後面再上手的牌,就會越來越好了。
宋家幾個姨媽都是這樣想的。家家戶戶都派了人去。
宋大姨家,三個表兄弟加上媳婦孩子都去了。宋三姨夫妻兩個和小兒子去了,汪瀟前年中了舉,謀了外放。宋四姨帶著兩個兒媳婦和孫子來了。家裡男人在外面接活計呢。顧大海和宋氏帶著顧小妹來了,顧小寶上學堂去了。
小紅開的酒樓,二樓單留著今天招待親戚。陶寶的大哥,陶老大假裝路過發現孩子過生日似的,給了個大紅封就走了。
宋二姨就說:“陶家老大還算是個明白人,實在。”
“你是不知道,陶家老大日子也不好過。家裡兒子媳婦天天鬧呢,你說他佔了便宜,他說你得了好處。沒法說。”
宋三姨對村裡的事門兒清。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要我說,上了年紀了,孩子大了就該分家。一個窩裡容易吵架不。”
“二姐,你聽說沒?”
“什麼?”
“陶寶,在外頭娶了一個呢。”
“這是怎麼說?家裡頭那個呢?”
“嗨,不是沒正經操辦麼。再說,奴籍都沒消呢,弟媳婦可不是那麼好說話的人。”
“弟媳婦是為小紅那口氣。”
“我能不知道麼。不過我說二姐,小紅不預備再找一個?”
“由著她吧。小紅這是鑽錢裡了。去年,買了個莊子,二百畝地。今天,又在西城買了棟宅子。你說她,她還不聽。我身上的衣服是她去買的,你看多少錢?呵,五兩銀子。”
宋四姨也插進話題表示羨慕。
“還是女兒貼心。”
小黑媳婦聽見了,撇撇嘴道:“娘,你腳上的鞋可是我做的,怎麼我就不如姑娘貼心呢。”
要說一般情況,都知道宋四姨那是說的一句客氣話。小兒媳婦當著面這麼下她臉,她臉上就有些不自然。倆兒子,大黑的媳婦是宋四姨自己看上的,家裡家外能幹的很,少說多做那種。小兒媳婦是小黑去幫人家家裡做事,自己瞧上的,壓根沒宋四姨什麼事。小黑疼自己媳婦疼的跟什麼一樣,生了倆閨女,見天在家裡說婆婆疼老大家的孫子,不疼自己家的倆女兒。
真要精神人,宋四姨說一句“還是女兒貼心”,你給回一句,“娘你沒女兒,有倆孫女呢,以後一樣孝敬您”,話說的漂亮,婆婆心裡熨帖。
再說了,宋四姨是真挺喜歡女兒的。對家裡三個孫輩一碗水端平。
宋四姨好性子不說話,宋二姨可不樂意了。
“小黑媳婦,你娘就是這麼一說,你做兒媳婦的,給你婆婆做雙鞋也是孝敬,我們都懂。”
等小黑媳婦走開了宋四姨才說:“腳上的鞋,是老大媳婦給我做的,老細媳婦說老大媳婦有心計。討好婆婆。非要搶過來扎兩針,然後對外就說是她做的。氣的大媳婦兩天沒吃飯,我沒辦法,私下給了老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