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部分,穿越之大民國,北方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往火車上擠。
好奇的問道:“這些人是幹什麼的?難道是去那裡打工的。”
這樣的場景讓趙書禮想到了農民工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難道塞北也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嗎。
範旭東是地頭蛇,這個鎮子都是以他們公司的名字命名的,於是他當仁不讓的解釋了起來。
“這些人都是移民啊,從各個地方來的,有的是獨身闖蕩去的,有的是已經紮下腳跟,回家接了親人去的。大多數是去外蒙的,那裡靠近蘇聯的地區,河流較多森林密佈,河谷地帶是開荒的好地方。”
幾人喝茶聊天一直到下午,趙書禮才送走了他們,列車才又開始發動。
一路直到庫倫幾乎沒什麼車站,只是在三音諾顏停了一下,庫倫以南的蒙古要麼是沙漠戈壁,要麼是沼澤荒原都不是什麼好地方,人口稀少。
相比庫倫卻絕對是一個大城市了,這裡歷來都是外蒙整治經濟中心,王公活佛在這裡都有行轅,常常來慘敗外蒙的大活佛,因此歷史上這裡就有一定的基礎。但他真正發展起來,還要從趙書禮把這裡從喬巴山等人手裡奪回來開始。從那時候起,這裡通了電,修了供水系統,道路也休整了。
不過盲目的基建,也讓庫倫的老城變了樣子,原本的中式古典建築或者蒙古特色建築大都不見了蹤影了,除了活佛宮殿現在成了一個博物館外,原本留下的建築不太多了。換來的是,平坦的大街,趙書禮在很早的時候下過一條政令,要求所有新修建的城市道路,主要街道要達到100米以上,次要的也不能低於50米,因為趙書禮對後世的堵車現象實在是印象深刻。庫倫的公共交通也不錯,東三北四七條大街上都有公共電車執行,因為道路不錯,小汽車也出現了。
他最主要的街道是一條東西向的大道,名字叫做成吉思汗大道,當蒙古人在喬巴山等人統治的時候,不被允許祭拜成吉思汗,不被允許以成吉思汗後代為榮,因為成吉思汗是個侵略者,尤其侵略過偉大的蘇聯。一種被壓抑的感情,當他得到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