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部分,穿越之大民國,北方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人自然不能答應,他們要求放在倫敦,後來又提出在香港,趙書禮也不可能答應,咱是勝利者跑去你家裡談判算什麼事,香港更不行了,那是殖民地,還是英國在中國的殖民地,在那裡談判對趙書禮來說不啻為是個侮辱。趙書禮又提出在北京豐臺大營談,英國人也不同意,他們提議在海上他們新派來一艘軍艦上談,趙書禮又不同意。反反覆覆拉鋸過後,最後決定在上海談判,上海是個國際大都市影響力夠大,趙書禮勉為其難接受了,但是提出不在租借,而在中國人的地方,英國人也不同意,最後定下在租借與華界的交界處。

上海華界跟租界交界的地方是一條路,確切的說不止一條,是一圈相連的道路。這條道路名字叫做中山路,名字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但是修這條路卻是為了制止西方國家的租界不停向外擴充套件的目的。

20世紀後,隨著上海的經濟飛速發展,讓這裡成了亞洲第一城市,冒險家的天堂,東方金融中心,犯罪中心,男人天堂外,也讓租界顯得越來越擁擠。而這時候又是中國最混亂的時期,滿清倒臺軍閥割據,沒人能制止外國人,於是他們紛紛找各種藉口,明裡暗裡的擴張著租界的地盤。其中修路是一個主要的藉口,於是當北伐成功後,在國府有識之士的操作下,中國人開始自己築路,修築西式的寬闊大馬路。名字就以已經逝世的孫中山先生明明,中山路幾乎把城市包圍了起來。修成後的中山路分別為中山東一路、東二路;中山南路、中山西路、中山北路等,在改善了上海的交通的同時,也把租界包圍了起來,徹底劃清了華界和租界的範圍,完工後的中山路就像一把大鉗子,租界方面以“越界築路”不斷擴大地盤的企圖,被徹底粉碎了。

英國人提出的在這裡談判趙書禮同意了,他也實在不想再在這個問題上跟英國人扯了,儘早結束紛爭,把主要精力放到建設上才是正事。

但英國人顯然不消停,小動作不斷。

當趙書禮一行人到達上海後,英國方面說他們安排好了談判地點,讓趙書禮這方人去提前參觀地點。

這種小事趙書禮自然不用去了,他的手下,談判的副手沈瑞麟去處理此事的。沈瑞麟是清末舉人出身,先後在北洋整府中擔任比利時公使隨員,德國公使管參贊,外務部行走以及駐奧地利公使等職。外交經驗豐富,1923年他被任命為蒙疆善後委員時候跟趙書禮結實,兩年後他被捲入金佛朗案,被判外患罪時,被趙書禮保護。趙書禮保護他第一是這人確實也是有點能力的,他正好缺擅長外交的人才,第二呢,這個什麼外患罪也太扯淡了,你要麼判個賣國罪斃了,要麼就判經濟罪判刑,搞個什麼外患罪非驢非馬,趙書禮十分不認可法院的判決,於是私下把沈瑞麟隱匿在塞北,風聲過後就直接讓他幫自己處理外交上的一些事情了。

沈瑞麟檢視談判地點回來後,氣呼呼的對趙書禮說英國人在耍小聰明,他們把談判地點選在了中山東一路10-12號的滙豐銀行大樓,中山路確實是租界和華界的分界點但滙豐銀行大樓卻在租界一側。沈瑞麟要求另擇他出,他中意的是閘北的濱河大樓,但是英方也提出拒絕。

趙書禮嘆口氣道:“算了,租界就租界吧,跟英國人爭這個沒意義,不管在那裡舉行也改變不了他們失敗的結果。不過談判時候就不要客氣的,英國人氣數已盡啊,堂堂的日不落帝國開始玩起了這種小聰明,日薄西山啊!”

“那就這麼算了!”沈瑞麟還是不太滿意。

“算了!”趙書禮道:“不過我就不參加了,你具體負責吧,到時候有記者問起來,你就說我從今天開始永遠不會以官方身份踏入租界一步,除非中國把租界收回!”

沈瑞麟去負責談判了,而趙書禮換了身衣服,喬裝打扮帶著自己的警衛們,開始逛起了大上海這個花花世界。

一百零一節 滙豐大樓前

滙豐銀行大樓,1923年落成,當年造價1000萬元,超過當時外灘所有建築造價總和的一半,其壯觀可見一斑,被英國人自豪的稱為是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間最華貴的建築,但是如此高昂的造價只相當於滙豐上海分行兩年打的利潤而已。可見上海銀行業利潤之巨大,也難怪在這塊地方,僅僅金融業就能衍生出一個買辦階層了。

大樓門前有兩隻大銅獅子,獅子鑄成後,主人就把模具給毀掉了,讓這兩隻獅子成為孤品。此時這兩個孤品被人群圍了個嚴嚴實實,甚至有人趴在獅子身上往裡面張望,一時間獅子的身形隱沒在了人潮中。

人群中也有大批的記者,他們都是文質彬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