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部分,穿越之大民國,北方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制定計劃,在東北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會戰,力圖在春季來臨前,將日本人趕出東北去。”
趙書禮發完脾氣後立即給參謀長下達命令道,這到不是完全是因為他很生氣,而是因為日本人進入南京了。他擔心日本人在喪心病狂的來一次大屠殺,他想在東北發動攻勢,第一是吸引日本,第二就是震懾了,東北的日本僑民多達百萬,相信自己控制了這麼多僑民他們也就不敢對南京百姓做出什麼不人道的事情了。
但是李三江卻很為難的回答:“司令,現在東北被厚厚的白雪覆蓋,四平戰役都推後了。大雪不但是阻礙了攻擊計劃,更重要的是大雪影響到了交通,沒有充足的後勤保障,根本沒辦法發動大規模攻勢啊。”
“好好想想,總是有辦法的,跟東北軍聯絡一下,他們久居東北,一定有對付嚴冬的方法。”
“是!”
李三江去準備了,但是趙書禮的氣還真是難消。他戰前都建議過蔣價石,要他考慮戰爭中平民的避難計劃,可是他考慮的卻是日本僑民的安全,更讓趙書禮生氣的是,蔣價石這種做法,讓報紙上那些知識分子吹捧的無與倫比,說這就是中國人以德報怨的美德,是什麼厚德載物的氣度,難道他們指望用愛去感化日本人嗎,他們恐怕不會想到這些在南京的日本僑民,轉身就穿上軍裝拿起武器成了日本人到中國燒殺搶掠的嚮導。而對轉移國民的計劃,沒人關心,或許蔣價石根本不在意老百姓的死活,在他看來,可能日軍在南京發動屠殺對他更有利呢,他可以藉此宣傳博取國際社會的同情。
只有趙書禮依然在緊緊盯著南京,他不希望看到慘劇發生。
可是他失望了,南京慘案還是發生了,1939年12月19日,日軍進入南京城第五日,塞北在南京的間諜傳回了日軍發動屠殺的密報。這一切看起來彷彿是宿命,進攻南京的軍隊還是歷史上那個日軍,那個充滿獸性的軍隊,而高階軍官中,谷壽夫仍然是大權在握,進入南京的部隊他的第六師團是第一個。
趙書禮收到這訊息後,他非常自責,穿越一回竟然沒能改變這場慘劇,他覺得自己十分的失敗。同時南京的慘劇也經過塞北乃至全國各大媒體披露出來,日本人則是堅決的否認,但是隨後流出來的照片和電影膠片讓他們百口莫辯,國際社會同時紛紛譴責。
而其實早在日軍進入南京,也就是蔣價石派專列護送日本僑民離開的時候,日軍就已經作出了類似的事情。他們進入蘇州後也發動了大屠殺,有一個美國僑民,戰鬥打響的時候,他離開蘇州躲到了鄉下,當戰鬥結束後,他回到蘇州城,這時候發現美麗的東方威尼斯,已經變成了人間地獄,街道上到處都是屍體,而野狗則肥碩無比,美國人驚呼這是狗吃人的世界。蘇州只是個前奏,南京才是正劇,幾十萬人遭到屠殺,婦女、小孩慘遭凌辱。這一切都是因為日軍大本營的一個命令,一個讓日軍就地補給的命令,也就是說,他們的補給儘可能的從中國獲得,具體方式也就是搶了。所以說,南京大屠殺基本上是無可避免的,因為殺光了這些人,才能給幾十萬日軍節省出來糧食。
南京大屠殺發生後,國際社會譴責不說,中國各界也是非常氣惱,尤其是趙書禮,他立即代表塞北方發表了強硬的宣告,表示塞北一定不會忽略此事,一定會回應日本。
於是一時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塞北,他們想看看趙書禮是怎麼回應日本人的,大家普遍認為塞北將以牙還牙報復日本。因為塞北有這樣的條件,在塞北地區生活著十萬日本僑民。
而中國國內民眾就更關注了,媒體在南京大屠殺後,紛紛一改口徑,不在說什麼以德報怨了,轉而呼籲中國採取報復措施,他們表示希望塞北懲罰這些日本僑民。而且他們的口氣完全是認定趙書禮一定會這麼做的,不這麼做就是漢奸走狗賣國賊一樣。他們有理由這麼認定,在他們看來趙書禮就是這麼一個人,尤其是趙書禮剛剛出版的《我的前半生》一書,上面沒有什麼仁義道德,盡是些陰謀詭計毫無禮義廉恥可言,他們認為這樣的趙書禮不但是一個厚顏無恥,而且是一個睚眥必報的小人。
於是一時間,日本僑民人心惶惶起來,可是逃又逃不走,甚至他們都不敢上街,平時就呆在家中,出門也絕對不敢穿日本衣服,街上天天有打死日本人的事件發生,作為僑民他們是收到過警察部門和自己的領事館發來的警告和建議的。
可這時候,即使是在家也不在安全了,因為他們可能面臨著來自政府層面的報復。
終於在南京大屠殺事件發生五天後,他們接到了塞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