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0部分,步步生蓮(回明作者新作)中,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現在這裡,已是迎出了三十里路,事實上朝廷還有接迎的使者,就在汴粱城北的瓦坡集口瓦坡集距開封城十里,正合十里長亭的迎送之禮。

羅克敵兄弟相見,激動萬分,本以為生離死別再無相見之期的兩個兄長與羅克敵忘情地擁抱在一起,好一番唏噓之後,這才上前與楊浩相見,驚見楊浩竟然變成了瘸子,羅克捷兩兄弟大為驚訝,待問明經過,忍不住又是一番寬慰勸慰。

隨即四人共乘一輛馬車,在車中坐定之後,羅克捷便道:“官家聽說楊兄與四弟盡皆活著,大為欣喜,只是不巧的很,今日正是皇長子德昭統兵西征漢國的吉眼辰,官家率文武百官盡去西城相送了,所以未曾大擺儀仗歡迎你們。官家會在金殿上等候你們,此番歸來,朝廷少不了要為你們加官晉爵的。”

楊浩嘆息道:“克敵兄年輕有為,若能得到官家賞識重用,那自然是朝廷社稷之福,至於楊某麼……楊某如今已是一個殘廢,朝堂莊嚴之地,豈能容得殘缺之人站班持政?楊浩如今只想解甲歸田,過幾天閒逸日子,也不指望什麼前程了。”

羅克捷三兄弟情知他說的是實話,卻又不知該如何勸慰,轎中氣氛不免壓抑下來,靜默片刻,楊浩方展顏一笑,岔開話題道:“官家今日派皇長子出兵討伐漢國去了麼?不知都是哪些位將軍隨行?”

羅克捷鬆了口氣,忙道:“是啊,自從張同舟將軍送回契丹國書,朝廷得到了契丹的承諾,便立即籌措伐漢之事,今日走出兵的黃道吉日,早已定好了的時辰,想不到大人恰與今日歸來。至於朝中派遣了哪些將領,三弟,你在衙門裡做事,應該知道的更詳細,你來說說。”

羅克勤道:“此番北伐,官家以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党進為河東道行營馬步軍督部署;剛剛趕回朝廷不久的潘美為都監;虎捷右廂都指揮使楊光義為都虞候,驍將郭進為河東忻、代等州行營馬步軍都監,分兵五路,會攻漢國。

第一路,呼延贊、郝崇信、王政忠率兵攻汾州;第二路:閻彥進、齊超率軍攻沁州;第三路:孫晏宣、安守忠率軍攻遼州;第四路:齊延續、穆彥璋率部攻石州;第五路:郭進率軍攻代州。皇長子德昭,與黨進、潘美、楊光義直取漢國都城。

楊浩聽了這樣的陣仗,不由暗抽一口冷氣。這一次,北國漢絕無生理了。

如今的漢國,國力衰微的已不堪一擊了,他們唯一的強援契丹又與他們絕交,放棄武力援助,在這種情況下何需党進、潘美、楊光義這樣的百戰驍將出馬?就憑方才所列五路戰將,加上他們所統率的禁軍精銳,打一個本來就如風中殘燭一般的漢國,就已經是大材小悄了。何況還有党進、潘美這樣擅攻的名將?

楊浩還注意到,這一次趙匡胤派出的人馬,沒有一個伐唐之戰中的將領,是伐唐之戰中的將領只擅水戰麼?絕對不是,伐唐之戰中只有強渡長江、攻破各路水師時主要啟用水師,進入唐國境內後,進攻的主力仍舊是禁軍馬步軍將士。

而趙匡胤把這些兵將一個不用,全部啟用新的將帥,又對一個根本不堪一擊的漢國擺出了這麼華麗的陣容,分明是勢在必得,一定要贏得比平唐國時更快、更漂亮,同時讓一群完全不曾涉及伐唐之戰的將領們隨皇長子德昭一起去征戰沙場,建立軍功,其目的已是昭然若揭了。

趙光義呢?趙光義甘心接受這樣的失敗麼?

趙匡胤此舉,無疑是把那些被他排除在外的將領們往趙光義身邊又推了一把,但是他當然不在乎,整個宋國的軍政大權盡皆操在他的手中,只要他還在,就沒有人敢拂逆他的意旨,他有的是時間與自己的二弟過招,扶保自己的兒子穩穩當當地登上皇儲之位。

他這個皇帝至少還能當今一二十年,這一二十年的時間,自然會有無數的文臣武將圍繞名正言順的皇儲形成一股政治勢力,天下的臣民心中也會立下皇儲是國家正統的信念,未來的皇權交替,一定是太太平平的,根本不存在競爭與內鬥的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金天下人都引日信儘管眼熱於那個屬於皇帝的至尊寶座,但是同樣手足情深的晉王,絕不會對他大哥下毒手,也絕不敢對他大哥下毒手,就連皇帝自己都絕對不信,而楊浩卻知道,他敢,他一定敢。

此番出使契丹,自打踏進契丹國境,便是一路刀光劍影,殺氣沖天,如今好不容易離開了契丹回到汴梁,楊浩忽然覺得如今的宋國未必就比契丹安全,朝中暗流湧動,比契丹的局勢更加兇險。

※※※※※※※※※※※※※※※※※※※※※※※※※※

楊浩趕到午門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