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辭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9章 第310話 原因與瞞著,重生之第一錦鯉,葉辭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候,一環套一環,看似只對一個人,卻也在勾著其他幾人的好奇,慢慢將主動權掌握在手裡。
天歌聞言一笑: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這個道理我還是明白的。先前不說只是不想讓人因此覺得你過分偏頗罷了,左右褚流這些年一直在臨安,這些事情也多少知道一些。不過我這最後不還是心虛,一早趕來尋你了麼?”
這話說完,天歌深吸一口氣:
“說起來這些人裡我最熟悉的還是北陵。還記得當初我跟你和褚流提說過的,上一世我在渭州閣雲樓躲難的事情麼?那件事之後,我便多少對北陵的性子有幾分把握了。”
“我最想不明白的,其實是寒山和黃金。東鳶點頭,我想應該是因為前頭幾人都同意了,哪怕是賣給寒山一個面子,也在情理之中。畢竟按你先前的說法,她向來憑藉心情做事。”
“至於寒山,他不是這般意氣用事的人,所以如果說他也是憑心情,我是不相信的。可是他重謀,就我今日表現而言,我不覺得能夠表現出足夠讓人信服的智計來。”
說完這些話,天歌有些無奈的看向攬金:“這個六個人裡,我最摸不透性子的就是寒山,你可能看出些什麼來?”
攬金撐手摸了摸下巴,好看的眉毛因為思考攏在一處。
“許是我先前在寫給寒山的信裡提說過潘炳涵的事情吧?”
“嗯?”
“因為寒山掌管上都分舵,往後潘炳涵到了上都,接下來的動向自然得由雲陽分舵留意,所以當初在即讓人通傳訊息之際,潘炳涵一案的前因後果都算是清楚交代了。初次之外,還有各方勢力,羅剎司也好,翟高卓侯茂彥也罷,乃至於……”
攬金頓了頓,還是說了出來:
“乃至於你在其中所作所為,都有專備記錄。不過不是有人監視或是跟蹤你,只是透過多方打聽而來的訊息。”
天歌愣了愣,卻沒有生氣。
情報本就是攬金閣的兩項重點事務之一,如果真被被跟蹤成功了,只能說明她技不如人,沒能提前將人揪出來。
至於能透過旁敲側擊的打聽將訊息總結出來,那更說明攬金閣的情報做的不錯,往後於她來說,定是一個很好的助力。
“所以你是說,寒山是因為潘炳涵一案而接納了我?”天歌替攬金總結答案。
但是這個答案很快便被她自己否定:
“不對,在初見我的時候,寒山對我可並不是一開始就容納了我的。”
如果一開始就接納,不會是出口便護著西楚,甚至言辭中句句提醒的都是給閣主面子,而不是單純出於對她的尊重。
在最初的時候,寒山也是持觀望的態度的!
“所以,他到底是為什麼答應的?”
……
“所以,老大你為什麼也會同意那小子呢?”
與天歌同樣好奇的,還有另外的幾個分舵舵主。
“潘賊一案你們應該聽說了吧?”
與名字裡的冷意不同,寒山說起話來好似天然帶著幾分溫和,一出口便讓人有種說不出的安定,以及想要聽他繼續說下去的魔力。
東鳶方才已經聽未央說過此事,是以猜出幾分:
“大哥是說,你因為那小子主導了守城破賊之事,所以由此覺得既此人值得認可?”
聽到這句話,剩下除卻黃金之外的三人都有些愣怔不解。
潘炳涵的案子在外人看來,是杭州府尹翟高卓借兵禦敵,但知道內情的人卻都明白羅剎司在平叛當中所起的作用。
與其說是杭州府衙的功勞,不妨說是聖人提早佈下的局。
可是隻有極少數人知道,真正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的,只是一個小小的花師,是這麼一個少年郎,出謀劃策主導了這一場守城之戰。
儘管如今潘炳涵已經被雅潔至上都,但在最終的審判到來之前,天歌依舊是徐記脂粉行裡那個小小的花師。
許是先前攬金有意瞞著,對於剩下三人而言,他們所瞭解到的潘炳涵的案子,背後真正的操手是羅剎司,是上都的那位帝王。
此刻明白了這一切,再回想起攬金在信上對此人的評價,幾人心裡多少算是了悟了幾分。
然而寒山看到的,卻不止是這些。
“潘賊一案是一方面,另有一面是姬家的緣故。”
“姬家?大哥是說新閣主與姬家小少爺之間的關係?”
“少年人的情誼來的快,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