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辭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4章 第8話 聽法與再逢,重生之第一錦鯉,葉辭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天歌第一次真正來到皇寺,第一次真正近距離看到那九層佛塔和巍峨的摘星攬月閣。

在過去的記憶裡,她離這兩座神聖建築最近的時候,也僅僅是在那被關押蝸居的小院裡遙遙望著那孤絕的塔尖閣頂。

褚流說過,她是在摘星攬月閣落成的那一夜出生。

彼時異稟天象,而佛塔與高閣在多次封頂失敗後終於順利竣工,使得齊帝當即以帝姬為大周福壽命數所在,宣佈帝姬滿月之禮,將親登摘星攬月閣,為長公主慶賀祈福。

只可惜,寶壽帝姬終是沒有如她的父皇期待的那樣,為大齊帶來福祚,更沒有讓大齊國運昌盛,以治千年。

相反,甚至不足一月,這個在中州大地上延續了百年之久的王朝,便輕而易舉的覆滅了。

在那個大火漫天的夜晚,葬送在了本該戍守西北,卻藉著為帝姬賀禮的名義來到上都的魏氏手中。

一夜之間,風雲驟變,國朝更替。

那是血腥的一夜,卻也是平和的一夜。

因為宮變突然,那一夜上都城中的百姓又都早早歇下,風雲變色裡,尋常百姓居然無有太大的損傷,成為有史以來最少殃及池魚的叛亂。

然而林氏皇族就不一樣了。

數百人在那一夜命喪黃泉,熊熊燃燒的火焰染紅了整座宮城,濃稠的鮮血一直流淌到安順門之外,直到宮人們洗刷了整整兩天,那雕龍盤鳳的漢白玉欄杆才恢復原有的色澤。

天歌不曾親眼目的那一夜的慘烈,但僅僅聽褚流的敘述與他忍不住的咬牙顫抖,也能想象到那一夜的宮城是何等悽慘。

據說齊帝至死,也沒能完整的看一眼他盼了三年的九層佛塔,沒能真正登上那順利竣工的摘星攬月閣。

在帝姬出生的那一日,他曾放言要在帝姬的滿月禮那一天,帶著上天賜予他的女兒一道登上上都城的最高處,一道看著腳下的大齊山河,接受萬民的朝拜與祝福。

只可惜,那一日,再也不會到來了。

……

天歌深吸一口氣,默聲與寒山在那沙彌的帶領下跨過朱漆大門向前走去。

天音壇位於皇寺九層佛塔的正前方,分為上中下三層,每層四面各有九層極寬的臺階,而最上面一層壇面中心,則有一塊白玉圓石,稱為“天音石”。

之所以稱此壇為天音壇,是因為站在此石上說話,會有彷彿自天空而來的聲響從四面八方傳來,使得場中眾人清晰可聞。

而此刻,皇寺住持釋慧大師便坐在天音石上放著的蒲團上,盤腿緩聲將神靈的奧秘與法門道與臺階上或站或立的信眾

——最上面一層壇面周圍,放置了兩圈蒲團,那是以供內場達官顯貴坐而聽法的地方,剩下的中下兩層壇面,則不必多說,是外場尋常百姓站立聞聲之處。

中上兩層間,每隔一丈便有一名黃寺護衛,以免這些百姓對上方的顯貴們做出什麼不當行徑。

從專門留出的過道拾級而上,天歌與寒山坐在了上層僅剩下的兩塊蒲團之上。

沒有人關注這兩個晚了片刻才到的人。

所有人的目光都凝注於最中間的緩緩講法的老和尚身上。

烈日當空,投射於高臺之上,那如同從天靈蓋裡響起的禪語讓天歌陡然一凜。

說話的人,明明與她有數尺之遙。

想著聽寒山講過的天音臺的獨特之處,天歌的目光從那些虔誠而靜穆的信眾專注的面上掃過,終於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願意聽一個老和尚講那些枯燥的話。

釋慧大師開壇講法十三載,不算特殊的佛誕與盛典,僅僅每月初一十五兩次,這些年加起來也遠超三百餘次,但次次來的人都擠滿了天音壇。

是佛法真的讓人著迷麼?

顯然不是。

那些人聽的不是佛法,而是這來自“天上”的神明在他們耳畔在他們腦海中炸響的,好似只獨屬於他們自己一人的指引。

只是沒人知道,這所謂的天音,不過是一場騙局。

一場由當年名滿大齊的工造大匠蔣雲山織就的騙局。

而坐在最中間和佛祖一般蘭花捻指,開口談禪的老和尚,也不過是一個老騙子。

可是看著看著,天歌又忽然茫然了。

如果說這“天音”是雲山先生在設計上略施手段達成的把戲,那麼上一世這老和尚最後說的那些話,又作何說?

當初寶壽帝姬方出生,釋慧大師便出言批命,稱帝姬之命“貴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