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辭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2章 第26話 西苑與閣樓,重生之第一錦鯉,葉辭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次的詩會在安平侯府舉行。
大周立國之後,為免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建築和宅邸大都沿用前齊原有的屋舍,而安平侯府,則是前齊的衛王府。
齊哀帝兄弟眾多,其中最受他看重的,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衛王林珝。
所以即位之後,齊哀帝除了修建九層佛塔和摘星攬月閣,還讓雲山先生兼任衛王府的重修設計,使之成為上都除卻皇宮外,最為華貴的所在。
只可惜,林氏皇族好像註定了沒有享福的運氣。
衛王林珝在這座王府中只住了不到半載,前齊便走向了滅亡,衛王府上下幾百號人,也在那一場叛變中成為刀下亡魂。
林氏不在了,但他們留下來的那些令人嘖舌的建築還在。
魏氏取齊而代之後,原本屬於衛王府的宅子被劃分為東西兩苑,東苑便是現在的安平侯府,隔街的西苑封上了原本對開的角門,重塑大門成為羅剎司司正胡成修的宅邸。
其實最一開始,周帝將衛王府一劃為二的時候,北地從龍之臣並不理解。
雖說衛王府的佔地有違規制,但既然前齊的王爺住得,今上唯一的胞弟又如何住不得?
尤其是西院,與其空也是空著,何必這般浪費?
諸般揣度之下,大家最終得出結論:
陛下如此做,極大的可能是想向前齊舊臣表現自己與荒唐的齊哀帝不同,以此來向這些人賣好,使那些人更甘心歸順大周。
就連那些前齊舊臣也如此作想。
直到後來周帝設羅剎司,同時將衛王府西苑賜給那個少年人做府邸。
聖旨一下,朝野譁然,百官只覺周帝實在兒戲,無數奏本雪花般飛向御書房。
然而那個帶著赤金面具的少年,終究還是在眾聲非議中住進了衛王府西苑
——直到現在為止,眾人對那裡的稱呼依舊是西苑。
因為這麼多年來,那座宅子一直不曾掛匾。
就像住在裡面的少年,早已被大多數人有意無意的忽視其真實姓名,只以羅剎二字來指代他與他手下那群生活在面具下的人一樣。
……
冬日暖陽灑下,卻依舊抵不住北地的寒風撲面。
從馬車上下來,天歌的目光落在不遠處的另一間宅邸上。
緊閉的玄色府門,哪怕在白日裡看去,依舊讓人覺得莫名森然晦氣。
府門外沒有多餘的鎮宅石獸和守衛,若不是那門扇的幅面和府前的臺階及留空大小,怕是不會有人以為那是一座宅邸的正門。
尤其再與面前兩隻石獅靜坐,朱漆金環僕從迎送的安平侯府一對比,那種壓抑陰晦的感覺便越發明顯。
留意到天歌的視線,成伯靠近她幾分低聲開口:
“那邊是那位羅剎大人的府邸。”
那位羅剎大人。
聽到這句話,天歌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一個白色的身影。
是了,對於上都眾人而言,還是更習慣以這個稱呼來指代那個人。
大多數人,尤其是尋常百姓,並沒有直呼其名的勇氣。
割面的寒風再次吹來,捲起飄落在地的零散枯葉,在天歌腳邊打起一個小小的風旋兒。
緊了緊身上的大氅,天歌將目光從西苑收回,抬腳往安平侯府大門走去。
……
自從天歌甫一從車上下來,安平侯府的下人便注意到這位風姿卓絕的玉面少年。
慣常參加詩會的,大都是一群希望借侯府東風,好攀龍附鳳的窮酸文人。
這些人既沒有那些真才子的才情風骨,亦沒有能像那些勳貴子弟一樣厚實的家底兒。
門人向來最會察言觀色,也最會爬高踩低,所以當見到這些老面孔的時候,這些下人們頂多稱一聲公子或老爺,但態度上卻分毫不見恭敬。
那些自知身份,且有求於侯府的文人,自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對此也不好計較,畢竟若真得罪了哪一個,被人家稍動手腳,他們怕是連這侯府的大門都進不去了。
但如今走來的少年人卻不同。
且不說那一身沒有雜色的瑩白狐裘大氅一看就很昂貴,光是那少年人周身不卑不亢的淡漠氣度,已足以讓這些門人明白,眼前的少年人出身不凡。
就在門人在上都城裡各勳貴之家的公子名單裡檢索排查的時候,少年人旁邊的老侍從已經遞上了帖子。
門人恭敬接過,侯府的印貼徽記核查無誤,但在看到上面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