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辭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7章 第31話 不甘與收學,重生之第一錦鯉,葉辭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郭子君皺著眉頭:
“也說不上來,但就是覺得不大對勁兒。按照宋傳祺和張瑾瀾那驕縱的性子,除了會對姬修齊另眼相待,其他人那是一點都瞧不上,可是我怎麼瞅著他們對那姓林的小子卻像比對姬修齊還照顧?”
就算那林家小子是姬修齊的小舅子,按理來說也該是被愛屋及烏的那隻烏鴉,哪裡用得著這兩位公子這般捧著?
“你還記得嗎?上次在醉仙樓的時候,這兩個小子對姓林的小子可還沒這麼好,愣是在旁邊看了許久的熱鬧,最後才出面護那傢伙的。”
聽郭子君這麼一說,盧光彥亦想起上次在醉仙樓鬧的那一出來。
的確,上次兩人對林小子的態度,和這次的的確相差了太多。
而且他若記得沒錯,四對四的主意還是這姓林的小子提出來的,而最一開始宋傳祺並不答應,還將這小子拽到後頭去勸說了一通。
也不知後來二人又說了什麼,宋傳祺便很快反口應下了此事,張瑾瀾聽到之後還吃了好大一驚。
當時不覺得有什麼的小小細節,在此刻看來,好像處處都是問題。
盧公子蹙了蹙眉頭,以他對那林家小子的瞭解,那並不是一個傻子,相反,此人極其聰明冷靜。
所以他當時在醉仙樓裡,定然也看出宋張二人對他的態度,這樣的情況之下,還提出表面上看起來極度不利於己方的文鬥和武鬥,那麼想來只有一個結果了……
“以宋傳祺和張瑾瀾那草包的水平,肯定是寫不出那兩首詩的。如果沒有先前透題的可能性,這滿園子能為他們捉刀,又有能力對他們捉刀之人,就只剩下同桌共坐的那個林家小子了!”
郭公子適時道出自己的猜測,越發咬牙切齒。
“沒錯,就是這樣,一定是那姓林的小子!方才寫詩的時候,就是他們那幾個圍簇在一起,那三個傢伙肯定不可能,唯一剩下的就只有姓林的小子了!”
想明白了這一點,郭公子哪裡能忍,當即準備將自己的發現公之於眾。
然而沒等他開口,旁邊盧公子卻淡淡掃他一眼:
“可即便如此,那又如何?”
“光彥,你什麼意思?”
“且不說你沒有證據,就算有,在這個時候嚷嚷出來,對我們又有什麼好處呢?”
盧公子深吸一口氣,儘可能保持著面上春風般和煦的溫雅。
見不甘上頭的郭公子還沒有想明白眼下的情況,旁邊一直沉默的易家三公子易廷嵐慢慢出聲,戳破慘烈的真相:
“那幾個本就是不學無術的,就算鬧出捉刀的笑話,對他們來說也是蝨子多了不怕癢;可一旦落實了那四首詩都是林家小子一人想出來的,你說外間那些人會如何傳道此事?”
才名滿上都的四大公子,大周最高學府雲陽書院的四大才子,四個人在一炷香裡絞盡腦汁想出來的詩文,卻不如一個小小的商戶子侄在半柱香想出來的詩作好。
這還不是最可笑的。
最可笑的地方在於,四大公子每個人只作出一首,而那年紀最小的少年卻一口氣寫出了四首。
尤其是那第四首詩。
儘管安平侯以主旨立意不搭命題的名頭,將這首詩落在末名,可但凡有些才情的人,都看得出來,丟擲其他所有的立場及態度等因素,這一首,才是今日當之無愧的詩魁。
這樣的結果,抖出來有什麼用?
讓宋傳祺等人丟臉?
他們原本就不在意那無才放浪的紈絝之名啊。
最終的結果,只會讓別人恍然大悟,四大公子的才華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卓絕,甚至不如一個沒入過雲陽書院的商戶小子,從而讓他們成為那林家小子出名的墊腳石罷了。
“那我們就只能這樣揣著明白裝糊塗,嚥下這口氣了?”郭公子一咬牙,轉過頭去,“我不甘心。”
可是,對於在場的幾位才子來說,又有誰會甘心呢?
真要計較起來,最不甘心的,應該是一直以來都站在榮譽的最高處,享受著榮光與輝煌的盧公子吶。
“所以,接下來的武鬥,只能贏。”
——是的,只能贏。
對於四大公子來說,文鬥平局的結果,已經是難看至極的潰敗。
武鬥哪怕贏了,也才是文武相抵的平局。
可是照著眼下的情況來看,這已經是在盡最大的可能挽尊了。
-
安平侯府內,侍從們忙手忙腳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