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辭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1章 第232話 貴妃與曹家,重生之第一錦鯉,葉辭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0月17修】

在江南設定織造局,是朝廷本就有的事情。

只不過最開始的時候,是在姑蘇。

那時候還是大齊,因為南地多是桑田魚塘共生互利,所以從養蠶繅絲的便利程度來講,南地遠比北地更有優勢,而且絲織技藝也更為精湛。

為了更好地利用南地的原料,高祖皇帝在位期間,便下令在江南設定織造局,負責宮中織物織造,開創了前朝官商共贏互利的先河。

當初蔣鸞嫁入宮中為後所穿的華服,便是蘇州織造局所制。

但後來隨著哀帝時期王朝覆滅,蘇州織造局也因此受到牽累,最直接的,便是蘇繡在四大名繡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反被杭州曹家的繡坊後來居上,替代成為為大周王室供應織物的皇商。

而曹家作為一介後來者,不僅蓋過蘇繡,甚至爬到其他三大名繡的頭上,直接為皇家供應織物,其中最關鍵的因素,便是攀上了宮中的皇貴妃盧氏。

盧氏閨名之婉,乃如今御史大夫盧之南的胞妹。

當年盧之南本是魏寧帳下幕僚,後來魏寧篡位奪權,小小的幕僚自然也水漲船高,一路爬升至如今的三公之位。

早先還在北地的時候,盧之婉便與先皇后鄭氏交好於閨中。

後來魏寧稱帝,鄭氏惡疾而終,臨死前囑託魏寧納了盧氏,以關照左右,就此,盧之婉從小小的幕僚之妹,一躍成為宮中后妃。

皇后之死,使得眾人覬覦後位,納了代表北地勢力的盧之婉,自然少不了在亡齊舊臣中選擇一名閨秀以安撫百官之心。

就此,丞相易伯瑾的侄女沈青蓮,同樣成為魏帝新納后妃之一,另有其他幾位貴女,多少讓北地和亡齊的舊勢力在後宮之中達成了平衡。

但與盧之婉的柔中帶剛不同,易家這位侄女是個不爭不搶的淡泊性子。

在閨中之時,沈青蓮就常隨姑母丞相夫人禮佛抄經,等到因身份被亡齊舊臣一派選為入宮貴女之後,依舊不曾因為身份的變化而轉了性兒。

一邊是淡然如水的佛系貴女,一邊是跟魏帝早在北地相識,又有先皇后囑託在前且更為相熟的盧氏女,若說最開始魏帝還為了兩邊勢力的制衡而一碗水端平,可時間長了,自然免不了偏頗。

時光倥傯一晃十幾年,盧之婉最終爬上了離後位只有一步的貴妃之位,而沈青蓮卻仍舊只是四妃之一。

若早幾年,許還會有人爭競一番,可如今魏寧帝位已穩,寵幸誰待見誰,這些前朝舊臣已經沒有了可以置喙的資格和膽氣。

不過卻還是有一些人,明著不敢指摘皇帝,卻暗地裡抱怨當初便不該送易家侄女進宮。

但被易相聽聞之後,直接懟了回去,就此再也沒有人敢多說什麼。

畢竟當初沈青蓮一心向佛,都是後來眾人以她是易相侄女的身份權衡,又讓沈父出面勸諫,沈青蓮這才不得已進了宮。

這麼些年來,其實若長遠一看,其實沈青蓮也並沒有比盧之婉輸去什麼。

對於宮中女子而言,最重要的便是母憑子貴,可是截至如今,沈青蓮儘管無慾無求,卻依舊為魏帝孕育了一子一女,而身為貴妃的盧之婉卻自始至終無有所出。

許是因為自家沒有孩子,所以盧貴妃一直對自己那個打小便有才名的侄子盧光彥喜歡至極。

盧光彥是盧貴妃看著長大的,甚至說視若親生也不為過。

天歌第一次見到盧光彥的時候,便是在盧貴妃宮中。

當初蘇繡被打上了前朝的烙印,需要重新篩選繡坊以供皇家,念著宮中女眷對此頗多講究,周帝便將這件事交給了盧之婉和沈青蓮。

沈青蓮本中意蜀繡,但在眾繡坊選送繡樣至宮中那一日,她卻孕中腹痛提前離開,便由盧之婉做了決定。

最終的結果不必多說,盧氏選擇了寂寂無名的曹家,一舉將曹家從市井商戶拔升至百繡之首。

曹家實在太平凡,平凡到幾乎查不出其背後到底與北地有關,還是與亡齊勢力有關。

也正因此,這結果反而沒有引起兩方勢力的爭端——織繡背後的絕大利益寧肯旁落無關之人,也不能肥了對手。

可是眾人卻因此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在盧氏選定曹家的那一瞬,曹家便已經成為盧家背後的力量。

確切的說,是隻屬於盧貴妃,而不是北地舊人,也不是亡齊舊黨的力量。

——柳氏先一步懷孕,早已讓聰明的盧家女兒警鐘大震。

但是僅有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