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辭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4章 第88話 災年與信來,重生之第一錦鯉,葉辭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所有人都以為的豐年不同,上一世的元和十四年,其實是一場災年。
除卻開年這一場天災,還有許多人禍。
譬如德高望重的歷任兩朝三代的國之重臣,易相易伯瑾,就是在這一年冬日離世。
若是壽終正寢倒也還好,可偏偏那時的易家背上了通敵叛國的罪名,所有男丁被斬首示眾,女眷則悉數充作官婢官妓,在大周引起一場極大的騷亂。
作為如今大周朝最有聲望之人,易伯瑾不僅僅是朝之肱骨,更掌管著雲陽書院,是所有莘莘學子以及文人心中的夫子。
再加上開年大災,為了安撫百姓穩固朝綱,這一年的國試,周帝破天荒的增加了入榜名額,更讓已經卸任多年的易相擔任主考,掌管國試一應事宜。
所以這一年的一百多名年輕學子,都成為易相門生,再加上朝中前齊舊臣,和這十幾年來在雲陽書院就讀過的學子,師從易相之人,竟是佔了整個朝堂官員的三分之二。
可想而知,當易相被扣上通敵叛國的罪名,會在朝中引起怎樣的轟動和牽累。
人有忠義仁孝的方正之輩,亦有趨利避害的逐利之徒,朝中官員很快分作兩派,一派堅信易相清白,而另一派則死咬易家之罪。
到最後,從朝堂到民間酒樓茶肆,悉皆變成兩派辯駁對罵的戰場,甚至還有不少人為此大打出手。
周帝自不會看著大周在自己的統治之下就這樣亂下去,或許爭論維護之輩是為了給易相正名還他清白,但這般聲勢浩大的動盪,甚至罷朝之舉,都適得其反,讓九五之位的帝王對這位德高望重的相國大人逐漸離心忌憚。
直到後來,易家通敵叛國的罪證被送至御前,不少先前奔走力挺易相之人,也被扣上了同黨的帽子,由此大周朝堂開始了從未有過的一場大清洗。
即使當初大周初建,周帝不得已斬殺前齊數位誓死不從的臣子之時,也沒有這一次來得血腥動盪。
也是在那一年,捨命救駕的御史大夫盧之南擔任丞相之職,在那一年國試中高中探花的盧光彥也與父親同朝為官擔任要職。
從此牽制制衡的朝堂,逐漸成為盧家的一言堂……
-
儘管上一世元和十四年的時候,天歌仍是一個還在臨安醉韻樓做雜事的醜丫頭,可這場震驚朝野的大事,她遠在臨安也有所耳聞。
尤其後來盧光彥將她囚禁,許是出於一個設局者對自己一手打造的工藝品無人欣賞的寂寞與不甘,曾經的一切,包括易家這座高樓轟然倒塌的始末,都被作為炫耀的資本,成為盧光彥的談資。
那時候,天歌一直在想,盧光彥對她從不隱瞞的說出這些,難道就不怕她把一切都洩露出去嗎?
可是後來直到臨死,她才明白,在盧光彥眼中,她不過是一個永遠也逃不出他手掌心的傀儡與玩物,一個就算知道了驚天秘密,也只能被囚困於那四方天地,沒有機會說出一句的廢物。
可是,盧光彥怎麼也沒有想到,她會帶著記憶回來吧?
帶著上一世盧家做過的種種罪孽的記憶,回到這曾經讓她墜入無限黑暗與淬了毒的深潭的過去。
-
車外的雪下的越發大了起來,車輪碾過的時候,甚至發出咯咂咯咂的聲響。
天歌慢慢放下簾子,在車內重新閉目坐好。
小七還想說些什麼,可一想到方才不知怎麼回事,自家公子陡然散發的森寒之意,卻還是遲疑起來。
那是她從未見過的公子的模樣。
也是她這樣經歷過殺戮的人,也心生畏懼的震懾與殺意。
小七幾乎可以肯定,在方才那一瞬,公子身上是確然有著濃厚的殺意的。
可是她卻想不明白,這殺意到底因何而生。
方才,她好像也沒說什麼不該說的話,這兩日更沒有發生什麼讓公子震怒的事。
就是今兒個寒山舵主送來大金的訊息,公子亦是波瀾不驚。
那麼,到底是為了什麼……
小七想不明白,但也不敢去問,對她來說,要做的事情只有聽令辦事,保護好公子的安全。儘管偶爾可以玩笑嬉鬧,但那是在無傷大雅的境況之下。
想到這裡,看著閉目養神的天歌,小七儘量讓自己的呼吸變得更淺一些,以免打擾到天歌休息。
-
到了昌吉街的時候,前面正有一輛馬車被牽走,瞧著方向是往宋府後院角門而去。
小七放下撩起一條縫隙的車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