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手一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7章 眼見潰逃心頹喪,知州鬱郁自陷陣,宋遼英雄野史,倒手一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且不說賊匪這裡,四處傳訊,只說那黃知州一時膽怯了,倉倉皇皇逃離了賊寨,回到了最後紮營之處。這裡留了幾十名士卒看守,畢竟還有些輜重需要在剿匪之時丟在營地,不能時時刻刻都帶在身旁。若是無人看管,又怕賊匪找機會下了毒,會讓自己和五百士卒稀裡糊塗就丟掉了性命。

待黃知州回到營地之時,卻見四處帳篷之中,人來人往,這些潰兵正在收拾盤纏,準備逃竄。黃知州見此情景,氣得七竅生煙,剛剛這些士卒丟下他一人,忽然之間就兵敗如山倒,只剩下自己氣不過,獨自作戰。然而此時他們也不管自己是不是就在身邊,只顧得翻找搶奪財物,簡直是形同賊匪。

氣憤之中,黃知州終於按捺不住,氣沉丹田,一聲大喊:

“都給某家住手!速速列隊,某家要點兵再戰!”

本來這些潰兵,聽了黃知州第一句還聽話的住手了,然而聽了第二句,頓時又像是捅了馬蜂窩,嗡的一下,一鬨而散,只留下黃知州和幾個原本留守,未見過剛剛戰事計程車卒面面相覷。黃知州簡直要被氣炸了,更讓他生氣的是,剩下的幾個士卒忽然也想明白了,知道不妙,丟下他這個‘黃將軍’一鬨而散了。

黃知州見此情形,心中頓感無限的悲涼。他倒不是為了這些士卒不顧自己而去感覺人心冷暖,黃知州是想到了大宋國近些年來,皇帝陛下自己以為是天命之主,沉迷於祥瑞和書畫之中。而他疏於朝政的後果,自然就是天下民不聊生,禍患四起,大宋國的將軍和士卒,臨陣不思戰,戰事屢屢失利,連澶淵之戰都不如。

唯有兩家可戰之人,不過西北折可求與种師道,世代守衛西北,才護得大宋國一時的安寧。然而兩家飽受猜忌,雖然功勳卓著,卻困於西北,不得調到朝中重用。至於童貫這等奸佞之徒,卻以尺寸之功,位居諸將之上,弄權作惡。

正所謂上行下效,上樑不正下樑歪,也難怪整個大宋國,幾乎沒有可戰之軍。常常是明明大宋國大軍正在優勢之下,對手忽然一個變化,便會讓大宋國的大軍瞬間潰散。甚至,不需要對手怎樣,大宋國的大軍自己就亂了起來。

大宋國朝廷如此的金玉其外,大宋國的軍隊如此的敗絮其中,讓黃知州在此次剿匪之中感受到了切膚之痛,然而黃知州倒是看不透也不敢看透是他的皇帝陛下庸碌的行為導致了大宋國如此的病入膏肓。悲憤之中,他下定決心,決定獨自再戰,與賊匪拼個你死我活,以報效皇帝陛下對他的信任和重託。

當然了,他黃知州身為剿匪的欽差,還是要寫上一份奏摺呈給皇帝陛下的。順便,還要給夫人和子女留一封家書,告訴他們自己的去向,讓他們早作打算。

“吾皇陛下:

臣福州黃裳,蒙陛下恩賞,覥居廟堂,食君之祿久矣!今奉皇命,討伐逆賊,王師所到,莫不披靡。然而攻伐白蓮逆教之際,忽生意外,士卒潰逃,不能收拾。喪師辱國,臣之過也!今,臣孤身孑然,賊匪在前,不敢再退,唯有死戰,可挽我大宋之氣節矣!臣之一死,渺若塵埃,只盼陛下再擇賢能,重振聖明!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福州黃裳再拜!”

寫完呈給皇帝陛下的奏摺,黃知州幽幽嘆息,再次提筆。

“吾之妻兒:

吾嘗以為高中進士及第,便可富貴一生,且福澤子孫後代。若在太平盛世,歌舞昇平,當無差矣!然而當今之世,匪患不停,豈是吉兆?吾此行本是順遂,自以為封侯拜相,指日可待,不料旦夕之間,士卒潰散,僅餘吾一人矣!本欲蠅營狗苟,苟且偷生,然而皇命當頭,豈可顧私惜命,貽笑大方?

此去,吾自知凶多吉少矣!唯望陛下念及臣之決死報效,汝等念及吾素日教誨,恪盡本分,守家置業,教導後人,不可行奸佞之舉。如此,則吾在九泉之下,聞之家事,也可欣然含笑,可以瞑目矣!”

寫完兩封信,黃知州呆坐片刻,便霍然起身,大步出門。此時營寨之中已經沒有半個士卒了,然而黃知州卻知道還有一人能夠為他送信,此人便是跟他同來,侍奉飲食起居的家中老僕黃翁。營寨之中,潰兵四散之時,黃翁驚駭莫名,躲在角落裡面,只顧著瑟瑟發抖。黃知州尋到他時,他一見黃知州,便痛哭流涕。

本以為黃知州早已身死,此時黃翁得見其人,驚喜莫名,不料黃知州見了他,卻要差他自行回東京汴梁城。得知黃知州的打算之後,黃翁下巴都驚得差一點兒掉在地上了。他抱住黃知州的大腿,苦勸不已。

畢竟,在大宋國,文官若非謀反之類的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魔鬼童

少俠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