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重生之昭君種田記,童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比趟動的流水還活潑,小嘴嘰嘰呱呱的說了大堆,聲音又軟又耨,婦人聽在耳裡,頓時火冒三丈。
用手指著少女說道
“不孝女,忘了自個是怎麼長大的是吧,數落起你娘來了,今晚回來不許吃飯,洗完碗之後去睡柴房”
魏良人走後,蘇昭君望著自家孃親的背影嘆了口氣,搖搖頭,自己從小被這樣罵著長大,已經是家常便飯見怪不怪了,當年爹爹什麼都順著她,女人從來沒有好脾氣過
少女嘀咕了幾聲
“爹走了以後,也不收斂點,不怕得罪人麼”
一低頭才發現河邊整齊的石塊上鋪了大堆的衣裳,看看已到了山頭的落日,這樣下去,到天黑都洗不完,便加快了速度,把衣裳放在水裡面浸溼,放在石板上用手搓起來。
兩個時辰之後,蘇昭君終於提著一桶洗好的衣服回去了,天已經黑了,雖然看不清路,她自小在這兒長大,閉著眼睛也知道走哪個方向,昭君村在河邊的小山崗上,這兒原叫王家村,因為出了個名留青史的美人,才更名為昭君村。
不過這個時代和她前世活著的那個時代的漢朝是不一樣的,不知怎麼的,也有個叫王昭君的人。
這裡全村的人絕大多數姓王,只有蘇昭君一家蘇姓,他們原本不屬於這個村子,祖輩因為戰亂逃來此處,便娶妻生子在這兒紮根下來。
而她的名字…爹爹沒讀過什麼書,覺得史上那位昭君人好名字也好,盼著自己女兒長大之後像那個美人那樣了不起。
很顯然蘇昭君除了模樣還算對得起人之外,一副野性子,脾氣隨她娘,別人說一句她頂十句,附近三個村出了名的野丫頭,又沒讀過幾句書,小的時候經常都是她把男孩子打的鼻青臉腫的回去告狀。
從小,同村裡的年齡差不多的男孩女孩都不喜歡她。
清涼河離家不遠,蘇昭君沒走多久就到了,她家是三間青磚砌的茅舍,外面有一個籬笆圍著
她爹曾經是個獵戶,經常去山裡面打獵,然後把獵物拿到鎮裡去賣,換些銀子回來交給娘,養活一家四口。
現在,孃親靠織布換些微薄的收入來維持生計,家裡雖有些田地,官家課稅重,農家種田連自個也養不活。
弟弟年紀小,性子又斯文,不喜歡拉弓射箭的玩意,爹爹便把她當男孩教養,學了些狩獵的本事,到山裡面打幾隻野雞野兔的容易,而偏偏兩年前爹爹是在山裡面被老虎咬傷至死,孃親怕家裡面再出這樣的狀況,對她上山打獵極為反對
推開木門進院子,蘇昭君摸黑把衣裳曬在院子內的竹竿上,現在天氣好,夜裡也不會下雨,衣裳涼一晚上,明早便能幹。
明日,蘇昭延便能穿著乾乾淨淨的衣裳去先生那兒讀書了。
涼好衣裳後,蘇昭君把空桶子放在門外,牆角的蟲鳴聲振耳,屋內已經點了燈,她推開門進去,油燈一閃閃的跳躍著,燈下清瘦的小男孩正認真的盯著書本看得出神。
聽到有人進門,蘇昭延的眼睛從書本上移開,朝蘇昭君一笑
“姐姐,這裡有幾個字我不認識,你來教教我,明日這篇文章背不出來,先生可要罵人的”
小男孩的眉眼在燈下顯得明亮無比,樣貌隨她死去的爹爹,輪廓和五官都很有立體感,長得好看又討喜,雖然還只有八歲,卻比她這個姐姐還要安靜懂事,做事又乖覺,魏良人很喜歡這個兒子。
蘇昭君看到燈下少年溫暖的笑容,張揚之氣收斂了不少,日裡勞作的疲憊全無,一身汗臭的走過去,摸摸少年的頭
她俯下身子,看了看書裡面的字,原來是《詩經·風雨篇》,昭延用一支雞毛做的筆醮了碳汁在詩文旁做了注
“風雨悽悽,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喈喈,和瘳字很生僻,蘇昭君給他糾正先前的讀音
讀完之後,蘇昭延又問《風雨》是什麼意思
蘇昭君前生也讀過幾篇詩詞,在那個世界裡一命嗚呼之後,老天居然給她重活的機會,兩世的經歷讓她在男孩面前頗有點誇誇其談的資本
不假思索的說道“意思是在風雨交加,天昏地暗,群雞亂叫的時候,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子正在思念她的君子”
蘇昭延似懂非懂的點點頭,他曾經在風雨中等過先生是想要先生看他寫的功課,可是不知道這女子在風雨的時候等君子是幹什麼
蘇昭君見他臉上有迷茫之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