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部分,帶個系統穿三國,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曹操打得大敗,元氣大傷,這對於徐州的世家大族的威懾力,就降低了很多。
在徐州的世家大族看來,袁家就是外來勢力,袁術要是佔領了徐州,那身後的袁家必然會奪取徐州的大半利益,這是徐州世家大族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而劉備身後沒有任何世家,那他成為徐州牧之後,還是會依仗徐州的本土勢力,那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都不會受損。
說到底就是袁術手下勢力已成,一旦佔領徐州,肯定不需要仰仗徐州本土的世家大族,反而為了徹底掌控整個徐州,還會打壓這些世家大族,然後讓袁家以及依附在袁家周邊的小家族分佔徐州的利益。
劉備這邊,關羽張飛趙雲,三員大將,文官方面,簡雍和孫乾。
劉備的那套仁義理念,在這個時代還是很吃香的,要不是他出身太低,身後沒有絲毫的勢力支援,那絕對不可能只有這麼點人來投靠他。
雖然劉備的仁義在後世人看來,有點仁義地近乎虛偽的感覺,但是要知道,劉備一生奉行的都是這個理念,要是他為了大業或者某種野心,只是做了一段時間的仁義,那可以說他是偽君子。
但是奉行一輩子的仁義,並且一生都是這麼做的,不管他內心是怎麼想的,那他就是個仁義君子。
相比於曹操的怒則屠城,軍糧不足以人幹代替,劉備無疑在心性方面,要好很多。
劉備的身後是公孫瓚,他此時就和孫堅的處境是一樣的,只要公孫瓚還在,那他就不可能脫離公孫瓚自立。
也是因為這樣,徐州的世家大族才會考慮到他,他做了徐州牧之後,也會有公孫瓚這個外援,足以抵抗曹操和袁術這些敵人了。
劉備本身就帶了八千人馬到徐州,和袁術派去的十萬大軍相差甚遠。
不過在之前彭城和曹操對峙的時候,劉備這邊由於有三員猛將在,麾下士卒並沒有多少損失。
而紀靈這邊,十萬大軍太多了,他一人難免有些照顧不過來,因而損失還是有一些的,目前還有八萬人馬。
八千和八萬,十倍的差距。
陶謙不想得罪任何人,只想著在他死後,兩個兒子可以保全。
因此在袁術和劉備的選擇中,陶謙是一直沒有表態的,任由徐州的世家大族自己選擇。
陶謙本身的三萬嫡系精銳丹陽軍,也是不去理會了,任由其他人去拉攏。
陶謙是丹陽人,這三萬丹陽軍是他入主徐州,坐穩徐州牧這個位置的重要依仗。
劉備能力如何,就不說了,在加上關羽張飛和趙雲這些人的風采,強兵自然是對猛將敬佩有加的。
陶謙這個主人不管了,將調兵虎符都留在了丹陽軍中,就是任由其他人拉攏了。
紀靈自身八萬大軍都管不過來,哪有多少精力可以拉攏這丹陽軍,再加上他武力沒有關羽張飛他們厲害,因而這三萬丹陽兵也是大半都投入了劉備的懷抱中。
三萬丹陽軍,加上原有的八千人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