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9部分,帶個系統穿三國,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恐怕是不可能向趙飛臣服,但是公孫瓚從極盛衰弱到目前這種悽慘的境地,他的雄心壯志肯定都沒有了,根據最新的情報,公孫瓚連戰連敗,已經逃回易京堅守,開置屯田。
公孫瓚臨易河挖了十餘重戰壕,又在戰壕內堆築高達五六丈的土丘,丘上又築有營壘。
塹壕中央的土丘最高,達十餘丈,公孫瓚自居其中,以鐵為門,斥去左右,令凡是七歲以上的男子,都不得進入,只與妻妾住在裡面,又囤積糧谷三百萬斛。
公孫瓚又讓婦人練習大聲喊叫,使聲音能傳出數百步,用來傳達命令。
如今公孫瓚疏遠賓客,身邊沒有一個親信,謀臣猛將都漸漸疏遠了,就這麼守在易京裡面,已經很少出來打仗了。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孫瓚沒有了絲毫的雄心壯志,不過他肯定是不願意向袁紹投降的,要是趙飛派人和他接觸一下,說不定運作的好,還是可以得到公孫瓚的投靠的。
趙飛的大船可以直接運送步卒北上,公孫瓚有充足的糧草和器械,少的只是士卒,他殺了劉虞之後,在幽州大失民心,士卒死一點就少一點,很難招收到新計程車卒。
只要趙飛運送過去足夠計程車卒,那袁紹再想擊敗公孫瓚,就很難做到了,到時候公孫瓚就可以配合趙飛,南北夾擊,進攻青州,趙飛這邊則是從徐州出兵。
當然到時候為了怕公孫瓚反悔,公孫瓚肯定還是要派兒子到襄陽來當人質的,甚至趙飛還會把史阿派過去,一旦公孫瓚有所異動,就立刻殺死。
趙飛想好日後的大致戰略方向,他的鬼謀特性也不低,想這些東西,也能夠大概至想出來,細節方面,日後再和郭嘉他們探討一下就行了。
趙飛心中決斷好了這些,就去睡覺了,他估摸著這半個月的時間,肯定都不會有戰事了,而敵軍肯定會埋伏在城外,那他麾下計程車卒,這麼些日子,一直戰鬥,也十分勞累,倒是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估計這麼長時間的修養,雙方的傷兵都可以痊癒了,趙飛粗略地估計一下,他到時候有七萬大軍,而曹操有五萬,劉備有三萬,加起來要比他多一萬人。
天下就是一個大棋局,牽一髮而動全身,趙飛心裡很清楚,要是他戰勝了曹操和劉備,那董卓那邊,肯定就會立刻進攻漢中。
當然同樣的,要是曹操劉備他們勝利了,董卓就會立刻進攻袁紹,到時候曹操和劉備搶奪著趙飛留下來的利益,曹操肯定不會有那麼多精力再去幫助袁紹抵禦董卓了。
要是董卓統一了北方,威脅比之趙飛還要大。
趙飛雖然暫時不想和董卓為敵,雖然漢中那邊也有十萬大軍,但是面對董卓,還是有些勢單力薄,不過在如此的境地下,趙飛也只能被動地去爭取勝利。
至於董卓的進攻,到時候再想辦法了,先戰勝了曹操和劉備再說。
雙方勢力都有高明的謀士,對於對方的戰略,都很清楚,就如同陽謀一般,就看誰先沉不住氣了。
在這種大的戰局上,只要小心一點,很難會存在官渡之戰那種情況,一場戰術的勝利,就決定了一個勢力的滅亡,只能說歷史上的袁紹,太過於孤注一擲了。
現在的趙飛,即便他在戰術上輸了,中了諸葛亮或者荀彧的計謀,那他最多也是受傷的七萬人馬全部損失掉,雖然傷了元氣,但是南方的基礎還在,還可以捲土重來。
至於像袁紹那樣,一場大敗,就徹底失敗,那對一個大勢力來說,是很難想象的。
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逢八陣
第二天,曹操和劉備的大軍就都撤走了,他們撤退地有些慌亂,但是趙飛知道他們是裝的,趙飛不會忘記他們的眾多鐵騎,因此一直都是在城牆上看著,沒有追擊。
之後的十幾天,每天趙飛都會在許褚、周倉他們的陪同下,帶著一小隊樓煩鐵騎,往東門外十多里的地反檢視敵情。
果然如趙飛所料,敵軍在這裡埋伏著,並沒有離開,要是趙飛沒有系統,那他根本無法確定敵人有沒有離開,也就無從決斷是否去支援郭嘉了。
在過了十多天以後,曹操劉備他們似乎確定趙飛不會出戰了,不過他們並沒有按照趙飛的想法,全部出發去淮南郡,而是留了有一萬的騎兵還在原地埋伏著。
曹操劉備他們還有大約一萬的騎兵,再加上六萬的步卒,雖然行動緩慢一些,到達淮南郡要穿過汝南郡,但是時間上還是來得及的。
也是因為這種特殊情況,劉備無奈之下,讓曹操的軍隊在他的地方上經過征伐,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