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部分,帶個系統穿三國,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軍之上。
曹洪,能力比之其他五人,要稍微差一些,但是武力也有八十多,獨掌一軍不行。但是作為副將偏將還是綽綽有餘的。
樂進,五子良將之一。憑這個名頭,他的能力就不用多說了。
最後一個李典,這是個大才,不過似乎名聲不太響亮。
李典是和樂進一起最早投靠曹操的外系將領,他的能力也不差,照理說五子良將裡面絕對應該有他一位,不然加一位,六子良將都可以,就不應該將他撇下。
這不是說李典能力不行。李典為人比較謙和,以大局為主,有長者風範,因此沒有去爭五子良將這個位置。
李典是三十六歲就早逝了,一生戰功比較少,也是他少為人知的一個原因。
不過從李典僅有的幾個事例來看,能力也是非凡的。
歷史上。樊城之戰,李典看破了徐庶的計謀,後來在博望坡,諸葛亮出山的第一個計策。也被李典給看破了,可是當時的主將曹仁和夏侯悙,都沒有聽取李典的意見。
這是李典的智謀,可以看破徐庶和諸葛亮的計謀,絕對不容小覷。
還是在樊城之戰,李典和趙雲交手十多回合,他是覺得無法戰勝趙雲,就撥馬離開了。
要知道在三國演義裡面,趙雲可是個大殺器,從北殺到南,秒殺了不少好苗子,李典可以在料定不是對手後從容退去,這武力也是不凡了。
不過趙飛想了想,臉上隱隱有些得意,現在張遼已經在他麾下了,要是曹操再弄什麼五子良將,那李典肯定就在內了。
趙飛不再去想曹操手下的將領了,他也依照曹操的安排,讓許褚帶著八百白耳騎兵和夏侯悙夏侯淵他們一起攔截徐榮大軍,黃忠帶著七百樓煩鐵騎在外圍奔射,而張遼則是帶著五千多山越軍,等徐榮騎兵的衝擊力沒有之後,就圍攻上去。
至於剩下的五百虎衛軍,趙飛沒有動,而是讓他們守在了裝有玉璽的馬車外。
得到玉璽之後,趙飛就一直和曹操在一起,一直沒有機會檢視,雖然有些心癢難耐,但也只能壓制住心中的衝動。
傳國玉璽肯定是好東西,系統上極品寶物四個字的評價就說明了一切。
徐榮的統軍能力很厲害,他將麾下的騎軍開始分成五波人馬,試圖繞過曹操他們的騎軍,攻擊後面的步兵。
不過徐榮是厲害,但是這邊兩夏侯,黃忠許褚,也都不是簡單人物。
徐榮分成的五波人馬,統率之人都是他麾下的校尉而已,三流武將,哪裡是黃忠他們的對手。
夏侯悙、夏侯淵和許褚分別抵住徐榮的三波人馬,黃忠在外圍,一共兩箭,就將另外兩波人馬的統率之人給射死了。
不管徐榮怎麼排程人馬,怎麼組合陣型,排兵佈陣,他手下可用之人太少了。
也不能這麼說,徐榮一箇中郎將,手下校尉都是三流武將,也絕對算是精銳了,只是他遇到的對手太強了,雖然兵力不多,平均武力也不高,但是將領太厲害了,絕大部分將領的能力都不比徐榮差。
徐榮指揮騎軍左右衝殺,終究還是沒有衝破夏侯悙他們的攔截,衝擊力慢慢地消失了。
後面等待多時的曹仁張遼他們,都是立刻帶著步卒往前面進攻。
趙飛的五千多山越軍,雖然戰損了很多,但是經歷這麼多次戰鬥,武力也上漲了不少,目前平均武力是四十五了,比之西涼鐵騎,差的也不是太多了。
這下子徐榮就要面對九個大將的齊攻了,他不是呂布,不可能抵擋的住,而且就算是呂布在此,最多也只能和黃忠以及許褚糾纏一下,其他還有那麼多大將。足以讓呂布落荒而逃了。
徐榮見到麾下傷亡非常慘重,對面的高手太多了,每個將領都是所向披靡,西涼士卒雖然精銳,但也擋不住這些將領一招半式。
在徐榮傷亡了一半的時候,終於忍不住,急忙下令全軍撤退。
好在徐榮的統率很高,雖然是戰敗逃跑,但是手下士卒也還是按照一定的陣型撤退,沒有演變成潰敗。
“追殺。”趙飛對著許褚和黃忠吩咐道,這可是擴大戰果的好時候。
曹操也是滿臉地興奮,聽了趙飛的話,也是立刻對夏侯悙他們下達了追殺的命令。
轟隆隆!
遠處傳來馬蹄聲,呂布帶著三萬幷州鐵騎和一萬幷州狼騎已經到達了。
趙飛和曹操感覺讓黃忠夏侯悙他們退回來,準備對付呂布。
徐榮趕緊率著殘軍和呂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