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部分,帶個系統穿三國,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隊裡,畢竟之所以是世家貴族,肯定有不少是當年開國時有從龍之功,統兵幫助開國之帝打天下的,軍隊裡怎麼會沒有人呢?
基本上百夫長以上的官職,都是出身世家貴族,寒門的極少,即便有也被貴族拉攏了;平日裡他們相互爭鬥,奪取權勢,一旦皇帝想拿他們開刀時,他們就會聯合起來。
要不然你以為為什麼世家大族會這麼強大,一直到唐朝之前,皇帝都視門閥大族為眼中釘肉中刺,卻無法拔除;為什麼袁紹可以一紙平定冀州,表面看上去他們沒有什麼兵力,沒有什麼威脅,似乎你組建一支軍隊,就可以拿他們開刀時,你就會發現你手下別說文官了,武將裡面只要是識字的,基本上都和這些貴族有著七大姨八大媽的關係,打斷了皮骨還連著筋呢,還沒殺這些貴族,你手下的文臣武將就開始有意見了,畢竟親戚要倒黴了,自己總不能袖手旁觀吧。
除非是像黃巾起義,手下統領都是農民出身,那絕對和貴族沒有半毛錢關係,只是這也意味著你得不到半個人才了,三國裡的文臣武將,出身寒門的太少太少了,而且就這些寒門也不一定會幫你……
能夠得到一隻完全由自己掌控的軍隊,是每一個將軍的夢想。
像皇甫嵩,他只是朝廷裡沒有壓服眾多勢力的人,才把他推選出來的,他最主要的精力不是花在怎麼對付黃巾上,黃巾這種農民起義是很容易鎮壓的,他主要精力是花在怎麼維持軍中勢力的平衡,把利益分配地每一個人都滿意。
十常侍,大將軍何進,驃騎將軍董重,四世三公的袁家,五世三公的楊家,清河崔家,太原王家……
朝中勢力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十常侍和何進之間,那是水火不容,尋常人要是夾在他們中間,早就被挫骨揚灰了,也只有皇甫嵩、盧植和朱儁三人,有能力威望和家世能夠坐穩三方中郎將的位置了。
這也是盧植被皇帝趕下臺後,換上了董卓,董卓馬上就被張角殺敗的原因,董卓出身西涼,屬於關西貴族出身,自從東漢建立後,漢光武帝遷都洛陽,長安就荒廢下來,關東士族就開始不斷地打壓關西貴族,甚至有將西涼之地視為蠻夷之地的意思。
當年西羌叛亂,關東士族就在後面扯後腿,居然打著把西涼之地讓與羌族佔領的意思,關西貴族自然是對關東士族恨之入骨,兩者已是水火不容,可惜關東士族佔地利優勢,一直佔據上風,牢牢地壓制著關西貴族。
董卓被趕鴨子上架後,手下的將領多半都是依附於關東士族的,自然不會服他,上下不齊心,這就自然會被張角打敗了,要不然漢靈帝死的時候,董卓多麼厲害的手腕,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一進洛陽就是群雄束手,無人可掠其鋒芒;同樣的軍隊,盧植能抵擋住張角,董卓就一下子被打敗了,誰信?
不要說董卓不如盧植,那是天大的笑話,如果董卓不厲害,那麼天下諸侯就不會群起而攻之了,後面的呂布只是錦上添花而已,不能因為呂布的個人絕世武力就把董卓的驚天手腕給全部抹去了,後期要不是董卓執掌天下後,志得意滿,沉迷酒色,那麼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董卓這次失敗後,也算是看穿了關東士族的嘴臉,也不再對朝政抱希望了,畢竟政權都被關東士族掌握著,後來他回到西涼,定下心來,聯絡各大關西士族,精練西涼鐵騎;五年後,漢靈帝駕崩,集合起整個關西士族的力量,與關東士族爭鋒,殺入洛陽,執掌天下。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規劃,董卓如此,曹操也是如此,就連此刻昏迷的趙飛,也有著自己的規劃,要說鬱悶地,就要數劉關張三兄弟了,他們三人前半生應該是被衰神附體了,雖然能力超絕,可就是處處碰壁,好不容易統軍將領盧植是劉備的老師,有了立功的機會,現在換成了根本不認識的董卓。
“報告將軍,張曼成、何儀、何曼、黃邵,黃巾賊寇頭領的頭顱都在這裡了,”皇甫嵩的親兵進了正廳,手裡拎著滴血的木盒對皇甫嵩稟告道。
“好,軍務官都記錄下來,斬殺黃巾賊寇首領的都重重有賞,”皇甫嵩大喜地說道。
曹操看著木盒裡張曼成的首級,心裡有著感嘆和佩服,回憶起之前攻城的事情。
十條白蛇對十個黃巾力士,平分秋色,不相上下。
何儀也把所有的弓箭手都集合了,在西門守城,穩固了黃巾的局勢。
只是張曼成寄予厚望的三千精銳黃巾太晚來了,雖然黃巾很多,但是大多是婦孺,如今又是放火又是夜襲,成編制的黃巾軍已經很少了。
張曼成最大的錯誤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