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部分,帶個系統穿三國,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卒,預備部隊又有多少,該站在哪裡,城牆危險了,又該從哪裡上城牆,該怎麼支援。

怎麼把運輸箭羽計程車卒和支援的預備兵,上城牆的路線分開來,怎麼樣有條不紊,這些都是趙飛不擅長的。

張遼雖然和趙飛一般大,但是他早就是馬邑縣的縣尉了,地處於邊塞,時不時地就有北方胡族南下侵略,他守城的經驗還是有一些的。

張遼不愧是名將,雖然才十五歲,但是把所有士卒都安排地井然有序,邊章的先鋒三千人馬攻過來了,趙飛麾下的這些士卒,雖然緊張,但是隨著張遼的一聲聲命令,他們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陳到是獵戶出身,也沒有統過軍,和趙飛一樣,跟在張遼後面學習。

邊章的先鋒軍,離官武縣東門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張遼只是讓手下士卒做好準備,並沒有下達攻擊的命令。

等到邊章的先鋒軍離東門還有一百米的時候,城牆上計程車卒都有些冒汗了,張遼才終於下達了命令,“開弓,蓄力拉滿,我說射,大家再一起將箭射出。”

牧民自制的弓箭,能夠傷人的有效距離是五十米,而朝廷的制式弓箭,有效射程可以達到一百米。

張遼的打算是等到邊章的先鋒軍到了六十米,他們還無法威脅到城牆上時,他再下令射擊。

一百米雖然可以傷敵了,但是難免會嚇跑敵人的,如果六十米時射擊,敵人再想逃走,等逃出一百米的有效射程,那足夠城牆上計程車卒射五到六波箭雨了。

張遼的打算是趁著邊章沒有防備的時候,儘可能多的將這三千騎兵都留下。

可惜,張遼的想法是好的,如果按照他的設想,恐怕邊章的先鋒軍就這麼一次,就全部交代在這官武縣東門的一百米內了。

趙飛麾下的這些士卒,除了趙飛之前帶來的三百黃巾士卒,經歷過戰爭以外,其他大部分計程車卒,都只是被張遼和陳到初步地訓練過而已。

邊章的先鋒軍衝到離城門還有八十米的時候,城牆上計程車卒拉滿了弓,終究還是有膽顫手軟計程車卒,手一抖,這箭就射了出去。

其他計程車卒都在緊張當中,聽到了弓弦聲,都是下意識地將箭射出了。

烏雲遮天,朝廷製造的箭羽本就鋒利,而邊章手下的羌胡聯軍,身上也沒有鎧甲,這造成的傷害就極為駭人了。

這官武縣的城牆造的並不開闊,整個東門,張遼只能安排下兩千個弓箭手。

這一波箭雨射下,初步估計,邊章的三千先鋒軍,倒下了四五百人。

這些生活在草原上的人,雖然有些緊張,但是箭法是極其不錯的,一波射倒了四百多人,張遼心中很是滿意。

沒有到預想中的六十米再射,張遼雖然心中遺憾,但他也知道手下士卒都是第一次上戰場,手抖無力也是正常的事情,現在不是訓斥的時候。

“開弓,蓄力拉滿,準備第二波。”

隨著張遼的命令下達,這些弓箭手射出了第一波箭雨,看到敵人的傷亡那麼大,心裡也有了底氣,手不再那麼發抖了。

“撤軍,”邊章看到城牆上的箭雨,心中一驚,趕忙下令道。

在金城的時候,聯軍是四面圍攻,金城太守陳懿不像趙飛,只是收服了金城縣城裡的漢家勢力,士卒並不多,又要分四門防守,因此不過兩個時辰就被攻下了。

待到這先鋒軍得到邊章的命令,準備撤軍時,在張遼的命令下,第二波箭雨已經射下了。

“開弓,蓄力拉滿,城下的弓箭手上城牆,準備接替射箭,”張遼先不去檢視戰果,立刻又下令道。

這些弓箭手都是普通的漢子,連續拉滿弓三次,如果還拉第四次,兩臂痠軟,恐怕就不能將弓拉滿了。

張遼估摸著第四波箭雨射下,城下邊章的先鋒軍恐怕就退到百米左右的距離了,要是拉不滿弓,恐怕就射不到多少敵軍士卒了,所以必須換狀態完好的預備軍來射箭。

這第二波箭雨的效果要比第一波好不少,畢竟這些弓箭手有了第一次的鋪墊,心都安定了下來,手不發抖了,真正的箭術也展現了出來。

“射,”第三波箭雨應聲而落,此時邊章的三千先鋒軍已經有一半人馬的傷亡了。

“後撤下城牆,預備弓箭手上前,開弓,蓄力拉滿,”此時戰場的氣氛也漸漸地印刻到了這些士卒的骨子裡,這些生活在草原大漠裡的漢子,天生就是最好計程車卒,看著敵人潰不成軍,匆忙逃竄,滿地屍體的樣子,趙飛手下的這些士卒,心漸漸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虐愛:強寵公主

大刀闊斧

傾心凰女

1

梁蕭升官記

可否出離

犯罪偵探決定拯救世界

尤絨

小蘑菇

一十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