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部分,水滸之星,公主站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怎麼混呀,真是的。”
危險降臨,王厚並不慌張,因為讓王厚感到放心的是他手中握著的這杆鐵槍。
王厚這杆槍縱橫西北二十餘年,罕逢對手,只要一槍在手,來者何其懼哉!
王厚面臨大敵,豪氣頓生,再傳將令,收縮隊伍,準備迎戰,他用目光巡視戰場,很快就鎖定一個目標。
那個人匹馬當先,一定是敵軍主帥,因為跟在他身後的大纛旗顯露了他的身份與眾不同。
大戰在即,主帥竟然衝鋒在前,那個人不是猛張飛,就是個愣李逵。
此人正是圍攻西寧州的西夏主帥、“鐵騎軍”都統軍、號稱西夏第一槍的“鐵槍王”付建炎,是西夏軍中第一位上將。
付建炎奉晉王察哥命令,對西寧圍而不攻,圍城打援。
付建炎聽從了多羅巴的一個建議,決定在渴驢嶺阻擊大宋援兵,並在黑森林中提前設伏,準備一舉殲滅王厚的援兵。
這是一個相當周密完整的作戰計劃,王厚自從離開湟州之後的一舉一動早就在付建炎掌握之中,而王厚卻一點都沒有發覺,直接自投羅網,簡直就是送死。
付建炎一身黑甲,手持一杆沉鐵槍,直奔王厚“帥”字旗殺來,
擒賊先擒王,倆位軍中主帥目光獨到,遠遠的就這麼對上眼了。
王厚將手中長槍掛在得勝環上,取出畫雕弓,搭上一隻狼牙箭,瞧的親切,“嗖!”的一箭,端的是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在空中劃過一條優美的弧線,直奔敵將的咽喉。
付建炎不慌不忙,箭到面前,用手中鐵槍,只輕輕一撥,那箭早落到地上。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王厚見了,大吃一驚,“看此人手段,不在自己之下,敵眾我寡,此番萬難取勝了。”王厚忽然失去了自信,他內心深處再次產生了掉頭要跑的衝動,如果現在跑還來得及,機會可是稍縱即逝。
“今天是怎麼了,為什麼這麼怯戰?太不象話了。”王厚又自責了一句,他收起弓箭,手中掂著鐵槍,迎了上去。
說時遲、那時快,“鐵槍王”付建炎,怒吼一聲:“去死吧!”
人借馬勢,馬到槍到,鐵槍一抖,晃出三個花兒,“呼!”的向王厚咽喉刺來。
王厚不敢怠慢,長槍一提,全力施展,“嗆!”的一聲,雙槍一撞,火花四濺,王厚雙臂一麻,心中暗贊,“好強的內力。”
兩馬錯開,王厚怒喝一聲:“來將何人,通名受死。”
“‘鐵槍王’付建炎,王厚,你的死期到了。”話音剛落,付建炎撥轉馬頭,“呼!”的又是一槍。
“話說回來,誰的死期到了還不一定呢。”王厚揮槍抵擋。
宋軍主將王厚和夏軍主將付建炎兩條鐵槍,四條胳臂,八隻馬蹄,戰在一起。
正是:
蛟龍出海,一石激起千層浪。
犀牛望月,倆臂力拔百仞山。
戰馬嘶鳴,將軍霸道,一身豪氣沖霄漢。
敵人殘酷,對手無情,滿腔熱血灑人間。
好漢戰好漢,鐵槍對鐵槍。
當宋夏倆國大將搏鬥的時候,西夏“鐵騎兵”黑壓壓一片,隨後也衝了過來,和宋國騎兵混戰在一起,真是兵對兵,將對將,瞌睡遇著枕頭,蘿蔔遇到泥坑。
西夏“鐵騎軍”果然名不虛傳,鐵盔鐵甲,鐵馬鐵槍,一身防裝,防禦力增強數倍,除非要害,宋軍的攻擊直接忽略。
'(222.三隻厲鬼)'
宋軍騎兵面對幾乎是刀槍不入的西夏“鐵騎軍”,攻守失措,只有被動挨打的份,一個不小心就會中槍落馬。
西夏“鐵騎軍”橫行戰場之中,對宋軍猶如砍瓜切菜,揮灑自如,節節勝利、步步緊逼。很快,西夏的一部分步兵也進入了戰場,宋軍更是雪上加霜,馬上不敵騎兵,馬下還要防備步兵,上下有敵,倆頭吃虧,越戰越沒鬥志,步步後退。
那句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就是說宋軍呢。
王厚與付建炎戰不過三十回合,氣力不加,情知不是對手,再看自己的陣形,“五花陣”被敵軍漸漸衝開,快變成了五朵花了,倆邊西夏步兵包抄過來,將形成合圍之勢。
王厚知道形勢不妙,心中暗叫一聲:“這仗打不成呀。”當下一招“梅花三弄”,全力逼退敵將,一聲怒吼,“全軍撒退。”
王厚率先調轉馬頭向後退去,他現在知道後悔了,應當遇敵即退,直覺告訴他倆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