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行飄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鮮血染白衣,風行錄之風將起,風行飄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梅與少年
梅鎮是溪風帝國的一邊境小鎮,因梅繞滿鎮而得名。
相傳,三國分立之前,梅鎮非是梅鎮,亦無滿鎮寒梅。
梅鎮之梅源於一遠來之客。
數千年戰火紛飛,偌大世俗界最終形成三分天下之局勢。三大霸主勢力長久僵持,世俗界進入了持久的微妙和平時期,數之不盡的謀士門客相繼隱居,其中,輔佐溪風開國聖祖的一有名謀士便隱居於此,並栽種了滿園寒梅以之修身養性。
歷經千年歲月,謀士之名早已無人可知,但其所栽種寒梅卻繁若往昔,乃至如今滿鎮梅香。
也正因為這一標誌性景色,人們更熱衷於以梅鎮相稱,久而久之,梅鎮便代替了其原有的名稱。
自古文人雅士以梅喻人,以示其高潔傲然、不屈不撓,故此梅香滿鎮的小鎮自然而然便吸引了無數自詡高雅之士前來賞梅自喻,抑或欣然隱居,並寫下了如“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豔先迎醉眼開”等數之不盡的佳作。久而久之,小鎮名氣享譽溪風乃至其餘兩大帝國,成為溪風的幾大著名美景之一,更有無數附庸風雅之士不辭萬里自各地專程前來。
當然,寒梅傲雪多是寒冬盛景,故前來觀賞之人多於晚冬或更早時節前來,以望觀賞那“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豔來”之景,到現在這梅花凋零的初春,前來之人倒是寥寥無幾了。
畢竟這世間又有幾個人願見繁花轉瞬凋零的悽美呢?那便好像人們看到自己的今生無論多麼的輝煌,到最後只是零落成泥碾作塵,如此的悲哀悽涼。
然而這日清晨,遊人盡去的梅鎮卻迎來了一位清雅如仙的白衣少年,一時間讓在外的村民們都看呆了。
少年名為蕭風,飄緲樓樓主,雖已決定這幾日再次遠遊,他仍放不下這裡,放不下這時的梅花。
他對梅花向來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特別是這時候的梅花:無人懂他們的悽美與悲哀,無人明白他們的倔強與無奈,堅持了一個冬季,傲然了一個冬季,可在春暖花開之際,卻似耗盡了最後的氣力,無奈的飄落,何其哀矣。
所以他放不下它們,不忍心看它們默默的飄零,無奈地看著無人關心的自己悽美地消逝。
而對於白梅,蕭風更是有一種難以言明的感覺——那一片片冰琢般的花瓣,總是讓他有一種熟悉的悲哀與嘆息。
生來耀眼,卻只能綻放一瞬的燦爛,很快又如白雪般隱於天地間。
美得動人心魄,可卻悲哀的令人心痛。
他不知道白梅是不願為人所見,還是無奈的被白雪所隱,但白梅那份雖隱於世間卻仍同各色寒梅共同堅持到萬物復甦的倔強總會讓他的心底裡萌生出一種莫名的震撼與力量,支撐著他亦倔強艱難的前行。
哪怕他自己明明孱弱到奄奄一息。
梅苑居梅林中。
習習清風吹皺了暖池裡的池水,吹散了藍天上的白雲,卻難以吹起少年心底的一絲漣漪;和煦的陽光碟機散了梅林中薄薄的霧氣,驅散了清晨中似有若無的最後一縷徹骨寒意,卻難以吹散少年心中淡淡的愁緒。
或許也只有在這片寧靜祥和的梅園中,少年才不會將放在心裡的悲哀與痛苦深埋,才會散去那平靜的面容上並不符合他年紀的溫和微笑。
少年靜靜站在梅林深處,任由溫潤的春風裹挾的凋零的梅瓣與殘梅的芬芳吹起少年的長髮,拂過少年如畫的眉眼。
或許是不同於那兩年的春雪,如今的梅花凋零總是多了幾分不同於平時的悽美,似乎今年的梅花未堅持過冬寒的摧殘般。
梅林深處,少年緊蹙著眉頭,那雙如清泉般澄澈,又如星辰般漂亮的平靜眸子微微閉著,似痛苦又好像疲憊。
所有人都看到了少年不符年齡的冷靜睿智,但又有誰知曉少年內心深處的無奈與哀傷?就像所有人都驚歎於少年的聰慧,卻從沒有人真的瞭解過少年,真的明白少年想要什麼。
他只是個孩子,但上天給予他的考驗卻比任何人都來的殘酷,為此他捨棄了親情,捨棄了所有的一切。
得到得越多,失去的也越多,這個道理沒有人比少年體會的更為真切。
“寒梅傲雪終是碾做塵土,螻蟻偷生可能心想事成?”少年如夢般飄緲的低語傳蕩在梅林深處,卻無人應答。
少年苦澀一笑,睜開眸子,望著飄零的花瓣微微有些失神,“下一年不知道我還能不能來陪你們了。”
梅林之外,於逸無奈又擔憂地看著遠處被殘梅包圍的少年,心中不自覺得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