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的燈光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章 拉幫結派?,諸天饑荒系統,暗中的燈光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眾學院的作息表非常正常,早八點到下午六點,十二點到兩點休息。之後的時間雖然說也提供蠟燭光明,但在十點左右,學校的燈火也會幾乎完全滅掉。
除了院長室。
這一點燈火,已經成為了威爾斯城人心目中的地標,無論是誰,在看到那樣的地標之時,都會心生敬畏。
塔羅也是這樣。
在放學的鐘聲響起時,塔羅卻並沒有準備回去,而是繼續看著書。
這是絕大多數人都在做的。
塔羅不知道什麼叫知識改變命運,想來其他人也不知道,但他們心裡面,一定有一個純潔且質樸的想法。
多學,總是沒有壞處的。
一如蔣正前世華夏的七八十年代,那時候,讀書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特別是在鄉下,一個想要讀書的人,差不多就要一家人去供,變相相當於家裡多了一個吃飯的人,少了一個能幹活掙錢的人。
一個人掙的錢,甚至還不能餬口,更遑論其他?
若不是學校有規定,只要沒有不及格的人,都能從學校中領取到所謂的助學金,或許這樣的學校,最後都會淪為貴族才能進入的學校。
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寒門難出貴子,主要是因為封建地主階級的壓迫,這其實並不對,甚至於很多封建貴族,其實都更希望能資助一位寒門子弟。
錦上添花,畢竟是比不過雪中送炭。
但是,很多時候壓迫寒門的,就是寒門自己。
蔣正是一個很摳門的人,甚至在系統裡買一本書,都要磨磨蹭蹭許久。可在給學校捐款,設立助學金,幫助學生們解決生活問題上,蔣正做的毫不猶豫。
學校的照明裝置,是他出了重金,找數位能工巧匠幫忙設計的;
學校的基建,是他出資建造的;
學校的書籍,紙張,也基本上是他從帝國那邊購買的。
這樣的行為,雖然讓很多貴族嘲笑,甚至在帝國那邊,蔣正還有一個‘傻子校長’的稱號,但蔣正做這些事,是沒有一點猶豫的。
這種事,他知道,別人也知道。
塔羅不知道這位校長能堅持這樣的事多久,所以,他會用盡全力,早日學成。
至於為學校做貢獻,他還沒有這樣的想法。他目前最大的理想,就是能成為學校的廚工,每天都能吃到肉。
很樸素的想法。
“塔羅,你怎麼還在看啊?”
一個好似鐵塔一樣的人,從塔羅身前經過,拿起他的書隨意翻看了一眼:“是文法書?這東西有什麼用?”
說話的還是友人,他身體強壯,是個鐵匠之子,本來在這些貧民環繞的學員之中,該是鶴立雞群的人,卻不知為何,偏偏與塔羅玩得好。
對了,他叫卡蘇,意為堅硬的鐵塊。
“你不看嗎?”
“我嘛,拿個及格就好啦!”卡蘇哈哈笑著,粗壯的手臂撫著自己好似倒刺一樣根根豎起的頭髮:“我爸說,只要我能學到些文化,就可以了。”
“可是,學的多一些不是更好嗎?”
“學得再多不也還是鐵匠的兒子嘛,以後都要打鐵的,懂那麼多什麼用也沒有。”
塔羅陷入了沉默。
之前,他也是這麼認為的,一個底層貧民出身的孩子,懂那麼多文法之類的有什麼用呢?
《政治學》是硬標準,沒了就沒雞蛋吃;《數學》是能讓自己以後懂得算數,哪怕去商隊裡面也能某一個好差事。可文法,有什麼用呢?
用來和底層貧民對話嗎?他們只會用粗鄙的俚語來嘲諷自己。
和貴族騎士們說話嗎?自己甚至都見不到他們。
那麼文法書有什麼用呢?
文法本身,是沒有什麼用處的,至少在實際上來說,是沒有用的。
它不能讓人吃飽飯,不能為工業(手工業也算)添磚加瓦,甚至不能為一個人添置一件衣裳。
但是,文法的作用,就像是頭髮。一個人沒有頭髮,自然也能很好地活下去,但有了頭髮,會更好看。
塔羅並不理解這句話的真實意思,但隱約間他覺得,文法,或許是一架梯子,有了本事的人,可以透過這架梯子,走上更高的平臺。
或許如此。
“我覺得,很有意思。”
無法對卡蘇說清楚自己的想法,塔羅感到非常無奈,張口好一陣,才從嘴裡擠出這麼一句似乎並無用處的話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