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粗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匈奴崛起,西漢女人,原野粗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六十六章 匈奴崛起
匈奴原本與中華民族同種同根。
匈奴人的祖先,有文字記載的最早一個是淳維,他是夏后氏的後代。
淳維之後有文字記載的是頭曼,頭曼生活在秦末漢初。從淳維到頭曼,中間相隔一千多年。
這一千多年中,山戎、獫允、薰粥等眾多少數民族慢慢會合、凝聚而演變成了匈奴這個單一民族。
這些民族,最早居住在中國西北邊陲,時大時小,居住零散分離。秦始皇時代,被蒙恬帶兵驅離於河南以北。在這以前,匈奴人長期與漢族人的祖先比鄰而居。這時也沒有漢人,這時的漢人被匈奴人稱為中原人或秦人。
匈奴人與漢人分離的原因用漢文帝的話說就是:“我們的先帝規定:長城以北的射箭民族由單于管轄;長城以內戴帽束帶的人家,我來掌管。讓百姓萬民能夠耕地種田,織布紡線,射獵野獸,謀衣謀食,父子不分離,君臣相安,都不要做橫暴的惡事。”
由此才慢慢形成了以耕地種田、織布紡線、建房定居為生的漢人與以射獵野獸、逐草而居、謀衣謀食為生的匈奴人。
這種為生手段的不同,便產生了不同的文化與風俗,這種不同的文化、風俗的逐漸分離,由此便慢慢形成了兩個不同文化、不同風俗的民族。
匈奴人把天叫做“撐犁”,把子叫做“孤塗”,“單于”是廣大的樣子。意思是說單于像天一樣廣大。所以,匈奴人的頭領稱之為“單于”。
我們稱北方人為“胡人”,是譏諷其野蠻;但北方人自稱是“胡人”,他們認為“胡”是天之驕子的意思。
匈奴設定有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以左為大。匈奴人把賢明叫做“屠耆”,所以常由太子擔任左屠耆王。
匈奴崛起,是一個離奇又神奇的故事!
匈奴的崛起從頭曼的兒子冒頓開始。
冒頓是頭曼單于的大兒子,被頭曼立為太子。後來頭曼單于寵愛的閼氏生了個小兒子,頭曼單于想廢掉太子冒頓,立小兒子為太子,於是便派冒頓到月氏去做人質。
冒頓到月氏做人質後,頭曼單于就立即發兵攻打月氏。意思是借月氏的力量殺掉冒頓。冒頓知道頭曼的用心後便偷了月氏的良馬,騎著它跑回了匈奴。
頭曼單于認為冒頓勇壯,再不忍心殺害他,就讓他率領一萬騎兵,讓其相對獨立。
冒頓抓住這一機會,訓練忠於自己的部屬。冒頓製作了鳴鏑,即響箭,用以訓練、約束他的騎兵射箭。
冒頓命令他們說:“我的鳴鏑所射的物件,如果有人不跟隨著盡力去射,就殺了他。”
冒頓率人出去打獵,有不跟著射向鳴鏑所射目標的人被立即殺掉了。
不久,冒頓用鳴鏑射向自己的良馬,身邊的人有的不敢跟著射,冒頓立即斬殺這些人。
又過了些日子,冒頓又用鳴鏑射向自己的愛妻,身邊的人有的非常害怕,不敢射箭,冒頓又把這些人殺了。
不久,冒頓率人出去打獵,用鳴鏑射向頭曼單于的良馬,身邊的人都跟著射去。
冒頓由此知道自己身邊的人已經可為己所用了。同時,一個蓄謀已久的陰謀在冒頓心中越來越清晰!
冒頓跟隨父親頭曼單于出去打獵,藉機用鳴鏑射向頭曼,他身邊的人都跟著鳴鏑射向頭曼。
頭曼單于死了!
冒頓又把後母、同父異母弟弟和不聽從自己的大臣全殺了!
冒頓成了冒頓單于!
冒頓自立單于時,東胡十分強盛!
東胡聽說冒頓殺父自立,派使者對冒頓說:“東胡想要得到頭曼時號稱千里馬的良馬。”冒頓向大臣們詢問,大臣們都說:“這是匈奴的寶馬,不能給他們。”冒頓說:“怎麼能與人家做鄰國卻憐惜一匹馬呢?”於是便把千里馬給了東胡。
不久,東胡以為冒頓怕他們,又派使者對冒頓說:“東胡想要得到單于一個閼氏。”冒頓又向大臣們詢問,身邊的人都十分憤怒,說:“東胡人沒道理,竟然向我們索要閼氏!請單于派兵攻打他們。”冒頓說:“怎麼能與人家為鄰國卻吝惜一個女子呢?”於是就把自己喜愛的閼氏給了東胡。
東胡王忘乎所以,更加驕橫,向西侵略。
在匈奴與東胡之間有一片荒地沒人居住,有一千多里,匈奴與東胡各居一邊設定觀察哨所。
東胡派使者對冒頓說:“匈奴與我們邊界之間觀察哨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