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粗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二章 四易其都,西漢女人,原野粗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陽,我要在這裡開創一個偉大的王朝!”
劉邦說完,婁敬說:“皇帝要想江山千秋永固,就一定要遷都,洛陽不適合皇帝!”
劉邦對婁敬十分不屑:“我每一次遷都,都為我開創了一個新天地,事業也上了一個新臺階。現在剛剛建都洛陽,我一定以洛陽為新的出發點,開創一個偉大的王朝!”
婁敬說:“陛下在洛陽定都,是想和周王室比興隆嗎?
劉邦說:“對!”
婁敬說:“陛下奪取天下和周王室不同。周的祖先是后稷,堯封他在邰,積善行德長達十幾代。公劉躲避夏桀而居住到豳。大王因狄侵入的原因,離開了豳,提著馬鞭子到岐居住,而國中之人卻都爭先歸順他。到周文王為西伯時,由於他的美德而使虞人、芮人的爭鬥平息下來,開始接受使命後,呂望、伯夷從海濱來歸。周武王討伐商紂,不期而會集於孟津的有八百諸侯,於是消滅了商殷。周成王繼位,周公等輔佐他,於是營建成周,定都於洛陽,以洛陽為天下的中心,諸侯從四方納貢述職,路途遠近比較平均,有美德則容易稱王,沒有美德則容易滅亡。凡居住在此的人都要以賢德對待別人,不想依賴地勢的險阻來保天下,而讓後世驕橫奢侈虐待人民。等到周衰落時,分裂出東周君、西周君,天下都不朝見周王,周王也不能控制他們。不是因為道德微薄,而是因為力量太弱了。如今陛下從豐、沛起兵,招集士兵三千人,就用這些人一往直前,席捲了蜀漢地區,平定三秦,與項羽在榮陽會戰,大戰鬥有七十次,小戰鬥有四十次,使天下百姓喪失生命,父與子的屍骨遍野,數不勝數,哭泣之聲不絕於耳,戰爭的破壞還沒有恢復,而又要和周的成康盛世相比美,我自以為不能相提並論。況且秦地被山帶河,地形險要,突然有戰事,百萬大軍可聚集起來。用舊有的條件,資源豐美、土地肥沃,可以成為天然府庫。陛下進入關中而以此為國都,華山以東雖有戰亂,秦國的舊地仍可保全並佔有。如果與人發生戰鬥,不扼住他的咽喉、打擊他的脊樑,不可能大獲全勝。如今陛下入關中而建國都,安撫秦的舊地,這也是扼天下的咽喉並打擊它的脊樑呀。”
婁敬一口氣說了一大串,說得劉邦不住地點頭!並對婁敬說:“你還真不是一般的腐儒,我聽你的遷都關中。”
當劉邦在朝堂上徵求大臣們的意見時,反對遷都的人很多。因為幫助劉邦打天下的功臣大都是山東人。山東靠近河南,這些山東人不願意離開故土,便紛紛抗議。
那些山東人的理由是周王建都洛陽,統治長達數百年,而秦朝建都關中,僅延至第二代,不如建都洛陽。
有的還說:“當初,有人建議項羽建都關中,項羽一怒之下,將那人活烹了!現在又有人建議皇帝遷都關中,這人肯定不懷好意,我們也學項羽,把那人活烹了!”
有人追問劉邦說:“皇帝,是誰建議陛下遷都關中的?”
劉邦說:“是一個叫婁敬的人!”
有人繼續追問:“這個婁敬的是什麼人?我們怎麼沒有聽說過?”
劉邦說:“一個讀書人!一個沒有出國門的讀書人!”
山東人起鬨:“什麼讀書人?就是一個冥頑不化的腐儒,他這是挑撥我們與皇上的關係,想破壞皇帝的事業!”
劉邦不解地問:“你們為什麼這樣說呢?”
山東人說:“我們幫皇帝打天下,打下天下後就應幫助皇帝坐天下。現在這個叫婁敬的人居然教唆皇帝遷都關中,我們這些人家在山東,根本不想到關中,這不是找藉口,挑撥我們與皇帝的關係嗎?我們這些山東人不願進關中,如果皇帝一定要進關中,這不是造成我們君臣不和嗎?君臣不和,不是會破壞皇帝的千秋偉業嗎?”
劉邦聽後,感覺事態嚴重,安撫功臣們說:“我這不是在徵求你們這些功臣們的意見嗎?你們不同意,我怎麼會遷都呢?大家稍安勿躁!”
山東功臣們的反對,讓劉邦猶豫不決!
婁敬來見劉邦,劉邦垂頭喪氣!
婁敬說:“皇帝身體有恙?”
劉邦惱怒地說:“什麼身體有恙?是你建議我遷都關中,而那些功臣們結夥反對我遷都,這讓我煩惱!”
婁敬說:“皇帝可讓我去見那些山東功臣們嗎?”
劉邦冷笑說:“他們正要找你呢,要把你活烹了!”
婁敬說:“為了皇帝千秋偉業,就是被他們活烹了,也值!”
劉邦看著婁敬慢慢說:“這事急不得,得慢慢來!我會處理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