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粗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八章 佈局未來,西漢女人,原野粗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士等,在我治理天下時,他又給我推薦那些知書識禮的書生!可惜這人太善於見風使舵了,沒有定性!劉邦想到這裡,笑了!劉邦笑自己身邊的兩個謀士。一個張良,一個陳平。張良出身貴族,張良的計謀與他身份一樣,正統、正派。陳平出身平民,而且是那種破落的貧民。陳平的計謀也如他身份一樣,是那種提不上桌面的東西,是那種下三爛的東西。我在滎陽被項羽打敗,為了逃命,陳平讓我化裝成女人;我在白登山被冒頓單于圍困,陳平的計謀更是讓我不敢想,但不管怎樣還是管用,還是讓我逃生!儘管有失人格!這兩個謀士,也許就是一正一邪,相得益彰。張良的計謀大氣,讓我的事業也大氣;陳平的計謀小氣,有點說不出口,但能活命!這兩個人對自己都影響很深;張良讓自己有胸懷,做事情,有大格局;陳平讓自己變得謹慎,做事情,注意觀察細微變化,但也讓我們明白做大事的人,不拘小節!劉邦想到這裡,又笑了!劉邦又想,叔孫通這人在我死後,還會發揮他的特長,讓我死後也輝煌!這一點和陸賈一樣,後人會驗證我的預見!如果說蕭何、張良、韓信是我打天下的三傑,人們稱之為漢初三傑,那麼,劉敬、陸賈、叔孫通是我治天下的三傑,應該稱之為興漢三傑,這三個人使新興的漢朝興旺。現在我要離開人世了,我在離開人世之前,我如何移交天下,這是我的當務之急。為了保障移交天下順利,我考慮選擇三位代理人!或者叫監護人!這三位代理人作為蕭何之後的相國,負責監護國家不改變劉姓的本質!
為什麼只選三位人才呢?我的智慧只能看到那麼遠,再以後的事情,我也看不準,也管不了。哪三位合適呢?蕭相國之後,最合適的是曹參!曹參功勞最大,沒有人不服氣。再者,曹參不愛出風頭,守成最合適。蕭何把一切規矩都建立好了,曹參保證執行不走樣就行。曹參這一朝是不會有事的,關鍵是曹參之後,誰合適呢?王陵不錯,但這個人忠誠可嘉,欠缺變通,愛認死理,得有人幫忙圓場。圓場的人陳平合適。陳平這個人心眼多,遇事有主見。但是,正因為心眼多,瞻前顧後,心思多,變化不定,在來我這裡之前,就換了三個主子。這種人缺少擔當,再加上一個道德上有問題,受到功臣們指責,難獨當一面。在這方面周勃可以。周勃讀書不多,缺少變化,但穩重、厚道,一諾千金。安天下者必周勃也。周勃可以做太尉。想到這裡,劉邦又笑了。劉邦滿意這三個人的能力、性格、人品。他們這三個人是一個完美的組合。劉邦對自己說:看來,蒼天還是惠顧我們劉家。有這三人在,呂氏要改變天下姓劉,就做不到了。
想到這裡,劉邦又感嘆:要不是趙堯指點,我就只知道王陵、陳平、周勃的缺點,看不到他們三人的長處了,也不會將他們組合成一個“三人團”了?
想到趙堯,劉邦有點遺憾:為什麼趙堯不願意在我百年之後輔佐我的江山呢?
這個趙堯,又年輕,又有才智,是棟樑之才,怎麼就不願意在我百年之後輔佐我的江山呢?這恐怕有難言之隱!
劉邦歷來是對想不明白的問題是不願動腦筋多想它的。
劉邦又回到了王陵等三人身上,劉邦對自己說:“後人怎麼看待這三個人,我不管。我把這三個人稱之為輔政三傑,是保證我順利移交天下的三位傑出人物,促進漢朝走向中興的功勳之臣!”
劉邦想好百年之後的人事安排,覺得身後之事,沒有什麼值得憂慮的了。
劉邦離開龍椅,在寢宮裡轉了幾圈,又坐下來!
劉邦知道,這百年之後的安排是一定要告知呂雉的,只是不能急著告訴呂雉。
劉邦知道呂雉的心思,你要主動告誡她,她會懷疑你,並會改變你的安排。只有等她主動求你,你再告訴她,她才心悅誠服地接受。劉邦斷定,呂雉一定會來問蕭何之後的人事安排。她來之前,自己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一章:一舉四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