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部分,穿越之檀清承志,幽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父親和哥哥說過的話。

“一條鞭法?兩稅法?攤丁入畝?鼠尾冊?十段錦法?均平銀?綱銀法?徵一法?畝……”蘇檀清把自己記憶裡相關的政策說出來,以便楊十一娘對比。

“等等,徵一法跟均平銀似乎有些熟悉,我可能聽過。”

“嗯?能記得確切的名稱嗎?或者是實施的地區,或者是推行的官員,都行。”蘇檀清停下舉例問。

“嗯,想起來了,徵一法是我爹爹在江南的時候推行的,均銀法是我聽見他說的一個好友推行的,好像姓李。現在就能想起這麼多了。”楊十一娘無奈地說。

蘇檀清本來只是想讓她想到差不多的稅法,沒想到真的有一樣的名字,不過這樣也好,確切一些不容易露餡。

蘇檀清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果然如她說想。前任胡興坤剛剛被擼,新上任的胡幕僚兜著圈子就是不答應。

於是她只能換目標,看看能不能見到縣令。

說實話,縣令不是想見就見的。他是這個地方的最高長官,要忙的事肯定很多,而不是像電視那樣每天等著升堂斷案。

就是在權利已經分散的現代,縣長都很忙。有些人終其一生也見不到本縣的縣長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在古代,縣令要管的比現代的縣長多得多,權力也大得多。權力大的人就更難見到了。

原本蘇檀清要見縣令是不太可能有人願意引見的,不過她也算剛好撞上一個時間點。

李克原本來這裡的原因就是想著能不能再這邊混一個童生。現在他傻了,縣令在找原因的同時,還要找一個人來考試。

雖說這方面不是官員年考的主要專案,但一個縣也是要有讀書人走出去的。

原本這裡就比較落後,開化程度不高,但識字的人多了也算是教化之功,在考評的時候也是很有優勢的。

縣令雖沒有被上級指定要多少人考上秀才,但總歸是多多益善的。

而恰巧就是即將童生科考的時候,蘇檀清的出現雖然不是縣令急需的,但也是可以讓他開口換了蘇檀清的徭役了。

錢幕僚也是想到這一點,所以在蘇檀清跟他繞了許久圈子還沒有詞窮的時候就大概知道蘇檀清很有透過童生試的可能了。

於是他就把蘇檀清引見給縣令,不過名義是,找到一個參加考試的人。

蘇檀清也很快從錢幕僚的暗示裡清楚了這一點,暗暗思考著應對之策。

“李大人!”

“縣尊大人!”

“請坐!”

他們拜見的理由很美好,說是找學識淵博的縣尊討教學問。不過大家都知道縣尊可沒那麼閒到處指點別人。

不過樣子還是要做做的,李縣令隨口說些句子讓蘇檀清釋義。蘇檀清本來就不是很弱,再加上楊十一娘讓她不間斷的“進修”。

不過蘇檀清畢竟不是早就在準備科舉的人,在他們眼裡,蘇檀清的知識量跟本事不差,就是行文不太適合考場的風格。

但短短的時間裡也不能就這麼貿貿然下結論,畢竟蘇檀清也是有自己的師父老師的。

因為剛剛蘇檀清自我介紹的時候說了自己師父給自己起名蘇檀青,老師賜字泊明。【說十一娘是自己的老師也沒有錯嘛。】

“蘇賢侄,尊師可有指出你的不足之處?”

“不曾,兩位看我的字就知道師父老師對我的期盼了。取自非淡泊無以明志。”蘇檀清適時露出“年輕人”的“躍躍欲試”。

“如此,老夫就託大了,蘇賢侄的文章還是要加一些時事才好。”

“這我倒也聽說過一些,比如徵一法跟均平銀之類的,就是我自己不太能弄明白,怎麼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推行的?”

“各地略有不同,蘇賢侄不曾遊學,弄不清是正常的。待蘇賢侄取得功名前去遊學自然就知道了。”

“那本地是怎麼個治理的?”蘇檀清追問。

李縣令摸了摸鬍子,知道這就是今天的正題了。不然不應該子啊自己說了以後還追問。

“此地自然是均平銀,不過徭役工役還是不曾取消的。”言下之意就是看我心情。

“原來如此。”蘇檀清一副溫良恭儉讓的樣子拱拱手,“受教了。”

“蘇賢侄可有下場的打算?”

“這……”蘇檀清‘面色掙扎’,“雖說師父不曾言明,但想來他覺得我可以下場的時候才會讓我下場吧?”

“此言差矣。我看蘇賢侄必然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