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玉墨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五章 【帝星隕落】,旭日東昇之帝國霸業,子玉墨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5月18日,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投降之後的剃髮易服明軍俘虜中挑選人才,編入後金八旗軍中,又徵調東海野人女真部與北山女真部以及索倫女真族,充入八旗軍增加兵源。

畢竟這幾支女真族裡面,都是屬於野蠻部落族群,打起仗來非常勇猛,只要給足利益(破城時讓他四處燒殺搶掠)基本上都是唯命是從的,所以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非常看重。

在補充了兵源之後,就下達命令繼續南下攻打大明帝國。

6月初2日,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發兵2萬多人,分為二股小隊兵力入塞,一股從撫順關入撫順守禦千戶所,當即就被明瀋陽中衛總兵:賀世賢,給攔截住。

另一股則從東州堡直抵奉集堡附近,則被明山海衛總兵:柴國柱,發現並出兵抵抗。

最終後金只能掠奪東寧衛附近的花嶺山城,俘獲軍民約4百人,之後撤兵。

此時明遼東都指揮僉事:秦良玉,督兵至山海衛時,又傳來了兵部會議,決定再徵調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石柱宣撫使司土司兵二千人。

於是明遼東都指揮僉事就與弟弟明遼東總鎮守備:秦良屏、侄子明忠州總兵:秦翼明,一起趕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徵兵。

7月17日,後金又發小隊兵馬進行試探性的進攻,順便掠奪點物資,這次直接繞道而行來到遼東都司府首府遼陽衛北部的王大人屯、柳條寨、虎皮驛、長安堡,等十一屯寨堡,挖取窖裡糧食,並抓走3人而歸。

這一切都多虧了明遼東總鎮經略:熊廷弼,實行的防守策略,才導致後金入侵沒有遭受太多的損失,也搶不了多少糧食。

7月21日,明神宗:朱翊鈞,在紫禁城的乾清宮弘德殿內去世,終年五十八歲!

次日7月22日辰時,由明皇太子:朱常洛,身穿孝服披麻戴孝,又在內閣大臣們的辦理下,全國軍民文武百官皆哀悼《大行皇帝》為其發喪。

緊接著明北直隸巡按:易應昌,就上疏極論時政,說道“今日國勢,最令人擔憂的有六事,其中最危險的是以下三件;其一、天下之兵未可恃,募兵未必有人響應,應而復逃,致使調兵未必至,至而復逃,而且兵餉甚缺。其二、天下之食未足恃,無一年不旱澇,無一地不旱澇,淮南有糧三十萬石苦於無船可運;山東征糧六十萬石,既無糧又無船。其三、天下民心不可恃,各地士兵逃亡,譁變接連不斷,饑民峰起,百姓起義,此伏彼起,地方不靖,無一可恃,請急寬民力,以救民困,廣用仁賢之臣共理政事,還請皇太子殿下自捐遼餉一年之用。”

但是明皇太子卻對此不予理睬,畢竟他並沒有多少銀兩,錢財都在其父皇明神宗手裡,而且自己還沒有登基即位,所以不好動用內簾。

7月23日,由內閣群臣以及司禮監頒佈遺詔,命明皇太子殿下暫代監國,畢竟先皇大行皇帝的靈柩還未入地宮,倉皇即位日期以及儀式方面尚來不及準備。

於是就決定於8月在登基。

7月29日,明皇太子領監國:朱常洛,就命令京師九門的京軍三大營和五城兵馬司軍隊調來把守宮門,另外又徵調親軍二十六衛的兵權以及東廠等機構勢力出動。

先屯兵二千八百七十九人,以守衛紫禁城四門,在屯兵一千二百四十八人,以護衛皇城各門。

隨後明戶部尚書:李汝華,開始奏報道“各邊士兵共有:八十六萬七千九百六十四人,宜分別給賞,最近應發庫銀一百萬兩,今又發了三十萬兩,連同以前發的三十萬兩,總共一百六十萬兩,計劃以十之六為犒勞費用,十之四作為賞賜,以遵詔旨。”

對此明皇太子領監國直接批准。

8月初1日,明皇太子領監國前去太廟祭祀先祖,並頒發詔書佈告天下,老皇帝賓天了,還給各地的宗室藩王們發一下訃告,讓他們都前來披麻戴孝守喪。

接著責令有司,給先帝的喪禮好,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地宮方面也在加緊時間建造。

隨後就是文武百官們接連上的三次勸進書,明皇太子領監國才答應登基即帝位,這個流程中明皇太子領監國始終都必須得穿著孝服,去祭祀宗廟,去祭祀社稷,都如此直到去祭祀昊天大帝時,才改為換上了「天子冕服十二章」由教坊司宮女們負責奏樂。

待一切禮畢之後,明皇太子領監國:朱常洛,才穿著冕服回到紫禁城皇極殿內,由百官朝賀,恭祝新皇登基儀式,就這樣明光宗:朱常洛,開始登基,並宣佈改明年年號為[泰昌元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