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部分,全職醫生[未來],猜火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軒抽了抽鼻子,深深皺眉,他沒有戴呼吸器,對異能者來說這樣的大氣環境完全不造成困擾,最多刺激刺激鼻腔粘膜。
“這裡好像不是普通的城市,是航天城。”巫承赫四下觀望,發現廣場上的雕塑和噴泉都和航天有關,星球、飛船、戰艦……一個巨大的紀念碑立在廣場正中央,雖然歷盡風霜,表面仍舊平坦光滑。
“不,這不是航天城,是亞歐太空基地遺址。”金軒透過探針掃描的地面特徵與個人智腦中儲存的資料比對,道,“九百年前人類建造的‘方舟’,有兩艘就是從這裡組裝和升空的,這座城市是當年的三大太空基地之一。”
原來酒泉被擴建成方舟基地了,果然這種大專案還是中國人最靠譜……巫承赫頗有點自豪,走到紀念碑前,隔著手套在上面摸了摸,觸動右下角一個按鈕,一陣流光在光滑的表面躥過,很快上面便出現了密密麻麻的全息文字。
如金軒所說,這裡果然是九百年前的太空基地之一,當年人類就是在這裡把屬於亞歐兩洲的“方舟”送上了太空。之後這裡的環境急劇惡化,病毒肆虐愈演愈烈,於是健康的市民被轉移到了東部的“安全區”,只留下感染者在這裡等死。
這塊碑與其說是紀念碑,不如說是這個城市的墓誌銘,可以想見,“方舟”離開,生化狂潮爆發,這裡的人們,尤其是那些被遺棄的感染者,是多麼絕望……巫承赫的視線漸漸挪到紀念碑最下方,忽然被一段貌似後來加上去的文字吸引了,衝金軒喊道:“嘿,你過來,看看這個。”
“什麼?”金軒正在用個人智腦各種自戀地自拍,聽到他的話漫步走了過來。巫承赫一目十行地掃完那段文字,震驚之情簡直無以言表:“這上面說當年從這裡升空的方舟不止兩艘,他們還送了另外一批人上天!”
“不可能吧?”金軒十分詫異,“當年六艘方舟先後到達敦克爾星球,組建聯邦,沒聽說有更多的方舟跟過來……”
“不,不是那六艘方舟中任何一艘,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批人,一些倖存的感染者!”巫承赫指著紀念碑底端的文字給他看,“看看這兒,這是他們離開之前記錄下來的文字。”
原來,在“方舟”升空,倖存者撤往“安全區”以後,這座城市被徹底封鎖。為了防止病毒擴散,威脅到“安全區”的生存,軍方決定對整座城市進行毀滅性轟炸。
席捲一切的大爆炸,然後是歷時一週的輻射清洗,嚴酷的打擊幾乎讓整個城市成為不毛之地。然而天無絕人之路,一小批感染者竟然幸運地生存了下來——有人在大爆炸開始之前就預料到了即將到來的厄運,於是帶著一些感染病毒但尚未發作的“攜帶者”躲進了太空基地一個秘密的地下掩體中。
在輻射清洗之後,這些倖存的人們回到地面,尋找新的生機,不知道是因為輻射引起的基因變化,還是本身的免疫機能突變,他們沒有像其他感染者那樣迅速發病,成為失去理智成為喪屍,竟然就這麼半死不活地存活了下來。
城市已經毀滅,安全區不可能收留他們,離開廢墟只能死路一條,這批人自動自發地組成了一個集體,推選了新的市長,在市長的帶領下苟延殘喘。
沒有食物,沒有藥品,甚至沒有乾淨的水源……漫長而痛苦的地下生活讓所有人都生不如死,最終一位參加過“方舟計劃”的工程師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利用太空基地倉庫裡一艘小型方舟樣機飛出地球,尋找出路。
樣機只有正版方舟二十分之一大小,是早期的試驗品,早就被廢棄了,別說飛出地球,連升空都異常困難,但人在絕境之中往往能產生可怕的創造力,幾個月以後,他們居然真的成功了。
“他們乘坐樣機離開了地球,在木星採氫、給養,然後飛出太陽系。”巫承赫看著紀念碑喃喃道,“太神奇了,三萬四千多名感染者,居然依靠一臺廢置的樣機就這樣離開了這座死城!”
“可是我們沒得到過他們任何的資訊。”金軒眉頭緊蹙,“他們到底飛去了哪裡?為什麼沒有到達我們的星系?難道他們設定的目的地和聯合國當初確定的不一樣?”
“也許他們根本沒能飛出太陽系,或者在別的什麼地方就機毀人亡了——畢竟他們乘坐的是樣機,計劃也很倉促。”巫承赫分析道,“而且就算他們成功了,安全上路,也不可能朝著方舟的方向飛,他們是感染者,在地球上的時候就遭受遺棄和滅絕,如果和方舟會和,等待他們的很可能是新一輪的毀滅性打擊。”
“你說得有道理。”金軒贊同地點頭。巫承赫頓了一下,肯定地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