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吾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零五章 預算拉滿,勢做網大里的天花板!,重生之網紅教父,令吾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戴莫道:“成總,那我們再聊一下成本的問題?” 成軼翹起二郎腿,道:“這方面你們是行家,聊吧。” 戴莫當即正襟危坐,說道:“電影成本分為三塊,製作成本、演員片酬、宣發成本。” 【推薦下,換源app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因為成軼是剛接觸這一行,所以戴莫說得比較細,且他是第一次做導演,在給成軼講解的過程,也是他加深理解的過程。 “製作成本,指前後期裝置成本,人員成本,食宿行成本,美術成本,特效成本等等,因為咱們的電影,沒什麼大場面,大頭主要是在服化道和佈景,這方面比較精緻。” “演員片酬,主要角色都是成總您的人,這一塊不做考慮,除了成總您的人外,還需要一些群眾演員,必要時,可以由現場工作人員充當,這方面需求也不多。 另外就是陳導和我的導演片酬,這個陳導已經提前和您商量好了,也就不算進裡面了。” 陳斯成+戴莫+劇組原班人馬+裝置租借費用,陳斯成給了成軼一個打包友情價::350萬。 這個價格還是非常良心的,簡直良心到爆了! 國內一線導演的片酬基本在幾百萬到一千萬之間。 更何況,這350萬里裡面還有拍攝裝置和攝像師、剪輯師、打光師、場務等等人員的費用。 也就是陳斯成才執導了兩部電影,再加上是朋友,不好意思要太多。 不然的話,按照市場價,這部分費用少說也得六七百萬往上。 其實這也是成軼和陳斯成各取所需,成軼需要一個現有的劇組班子,而陳斯成也需要磨練自己的劇組成員。 “宣發成本,包括宣傳和發行,宣傳成本一般包括海報,預告片和花絮的製作,硬廣告,媒體推廣、僱傭水軍和收買影評人等等。” 成軼打斷了他:“媒體推廣、僱傭水軍、收買影評人都不用考慮,我旗下都有。” 目前,成軼旗下有一家正規水軍公司,還有十幾個大小影視區博主,根本不用費那事找推廣,他自己就能包辦。 戴莫點了點頭,然後低頭在報表上修改了一下。 他雖然臉上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心裡對成軼的實力,又有了更清楚的認知: 這做自媒體 m的老闆,天生適合做網大啊! 最後,他重新計算了一下,說道: “宣發這一塊,平臺評級之後,會匹配相應的資源,再加上成總您本身的渠道,成本也不高。 綜合評定下來,整部電影,我們這邊測算的成本大概在500萬左右。 再加上您跟陳導談好的350萬,一共是850萬,上下至多有一百萬的出入。” “才850萬?”,成軼覺得這個數字有點太小了。 戴莫苦笑道:“成總,這個真心不低了,一部a級製作水準的網大,才三四百萬左右,咱們是他們的兩三倍,已經是天花板中的天花板了。 而且我們這850萬,還是去除了演員成本,和您本身自帶的宣傳渠道這兩部分,要是都加進去的話,請這麼一堆網紅,整部電影的成本絕對要超過一千五百萬了,是網大里史無前例的大製作!” 成總還是有些不滿意,前世《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對外宣稱的成本可是3.5個億! 當然,這個數字根本就不可信,吹牛皮的成分居多,但是擠擠水分的話,也還是有五六千萬的,再去掉宣發、演員片酬、導演片酬,最基本的製作成本應該在1000萬左右。 而自己全部加起來才850萬,呈現出來的效果肯定要差點。 都說要降維打擊,要做網大里的神了,那就必須要拉滿,給網大屆一點小小的正規軍震撼! 成軼問陳斯成:“陳哥,正常的院線電影成本是多少?” 陳斯成說道:“分檔次,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以下,中成本電影在 1000——8000萬左右,大製作成本在8000萬以上,國產小成本的代表作有《失聯33天》,成本大概在900萬人民幣,中成本代表作有《泰囧》,大概在三四千萬。” 成軼點了點頭,如果奔著破紀錄的目標去的話,最終分賬票房至少得有6000萬。 那就按照6000萬去算。 而現在戴莫報價是850萬,再加上隱性成本(他和一眾網紅們的片酬、陳斯成給的友情價和市場價之間的差額,以及前面提到過的宣發費用),大約是2000萬的成本。 那他紙面上還能賺4000萬,實際上能賺接近5000萬。 想到這裡,成軼道:“我再加1000萬,咱們按照1850萬的預算去拍,去掉陳導和你的片酬的話,也就是說你可以動用1500萬的資金。” 成軼想道:這樣一來,這電影的精緻程度,應該不比前世原版的低了吧? 戴莫倒吸了一口涼氣:張口就加了1000萬,翻了三倍,這成總也太豪橫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