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部分,最才子,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算是不錯的。
至於雁翎刀,也被人偷工減料得變成了白鐵皮子。在天啟年間,明朝對遼東女真用兵的時候,甚至還發生過有大將殺牛誓師時,對著一頭大牯牛連捅幾刀,卻沒有見血的情形。
由此可見,明朝的兵器製造爛成什麼程度。
與之相反,倭寇的武士刀卻異常精良。別說是在古代,即便是在現代社會,也沒辦法用現代工藝複製出那樣的兵器,必須用手工,還得在其中加不少特殊的配料,乃是於大馬士革軍刀齊名的優良刀具。
明軍的兵器碰到日本武士刀,經常被人一刀兩斷,在開始的時候很吃了不少虧。
後來戚繼光發現了這一點,就開始改良兵器,在軍中推廣起了長棍,你日本刀再鋒利,總不可能一刀將鐵棍砍斷吧?
初期,這個法子也收到了一定成效。
不過,長棍這種重兵器對體力要求很高,可不是誰都能使的。
於是,在戰爭中,戚繼光不斷改良,就琢磨次這種配合緊密的鴛鴦陣。
“好厲害!”吳節也大吃一驚,再看看死在明軍刀下的敵人,都是孔武有力的漢子,而王夫人這邊不是女人就是老人。
可就算如此,敵人一碰到這個小陣,依舊毫無還手之力。
吳節對軍事是外行,不過,以前在網上也看過一些相關的文章。其中,在談到西方軍隊的時候,文章說,西人軍隊對戰士的體能或者軍事技能要求並不算太高。可對紀律和服從卻有嚴格的規定。
所謂一群守紀律的羊可是咬死一群混亂的獅子。
看戚繼光的建軍思想,已經有近代軍隊的雛形。
果然是無敵的軍神啊。這觀念和眼光已經高出同時代軍中將領一大截。
轉眼,又是幾個倭寇被王夫人砍死在地。
隊伍不斷向前推薦,一條街一條街地掃蕩過去。
和王夫人一樣,也有不少明軍組成同樣的隊型,在城中來回衝殺。
這種鴛鴦陣最適合巷戰或者偏僻地形。
而所裡其他軍屬也是強悍,都關上門窗,提著兵器據屋死守,不給敵人可趁之機。
看樣子。再過半個時辰,城中敵人很快就會被肅清了。
吳節心中大爽,看來,自己沒逃出城去是個明智的抉擇。
殺了半天,眼見著敵人已經沒影了,王夫人就帶著吳節等人來到城牆上。
低頭看去。城中各地依稀還有喊殺聲,但敵人大勢已去,估計也翻不起幾朵浪花。
親自參加了一場戰鬥,吳節雖然沒有發一槍一彈,精神卻異常亢奮,忍不住叫了一聲:“爽利,爽利。”
王夫人:“大人勇武,若不知道的,還以為大人是身經百戰的驍將呢!”
吳節還是有些不放心:“王夫人。今天來的敵人大約有多少,還有多長時間能夠解決戰鬥?”
王夫人整理了一下已經有些散亂的頭髮,笑道:“敵人只不過是派出小股部隊偷襲,想消滅我中軍指揮系統,講究的是快捷狠辣。且此地深入內地,若拖延太長時間,驚動其他軍隊,圍將過來,他們插了翅膀也逃不掉。因此。我以為。最多半個時辰,敵人就會退兵。大人無須擔憂。”
吳節笑道:“我倒是希望倭寇能夠浪戰下去,也好被我軍合圍全殲。”
正說著話,又有法螺聲在城外嗚嗚吹響。
王夫人皺了一下眉頭:“敵人退兵了,真是狡猾!”
“敵人退了,敵人退了!”
城中四處響起了歡呼聲。
黑暗中,是不是看到有敵人從城牆上跳到外面,然後飛快地散開。
吳節看得有趣,正要再說些什麼,突然間,只覺得右手手腕一疼。
一看,卻是旁邊的火把上有一點火星彈了過來。
可就在這個時候,風聲撲面。
一條黑影,從城牆外面高高躍起,腳在牆面上一點,就跳將上來。
手中的武士刀當頭朝吳節砍去。
原來,此地早就藏有一個日本浪人。他見吳節身穿大紅官服,知道是個大人物,隱忍半天,見吳節走神,這才暴起發難。
“啊!”
“大人小心!”
這一下猝不及防,所有人都大聲叫喊起來。
吳節心中一寒,下意識地抬起右手,扣響了扳機。
“噗!”一團濃煙在眼前擴散開來。
那浪人正躍在半空,躲無可躲,被這一槍擊中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