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部分,最才子,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是顯得有些簡陋,嘉靖這人也是運氣不好,也不知道是不是火命。在他做皇帝四十年中,皇宮就發生過好幾起火災,他也曾經差點燒死在裡面。

今天是讀卷大臣們閱卷的日子,一大早,嚴嵩、徐階等八人就來到這裡,坐在殿裡看卷子。

這麼多大人同時光臨,讓值守的小吏們大氣也不敢多出一口,走起路來也踮著腳尖。

殿裡點滿了蠟燭,亮得耀眼欲花,腳下的金磚明得跟鏡子一樣。

按照明制,八十一張卷子要平均分配給所有的讀卷官。所以,每人都得了十張,嚴嵩是首輔,則是十一份。

如果卷子合了讀卷官的意思,則在上面畫一個圈,反之則是一個叉。

讀完自己手頭的卷子之後,讀卷官這會將卷子轉給下一座,大家交叉著讀,稱之為“轉桌”。

等轉桌完畢,最後以得圈多寡定名名次,然後由首席讀卷官,也就是內閣首輔嚴嵩拍板。

此刻,各位讀卷官剛將第一輪看完。

這讀卷子,第一輪最慢,需要一字一句仔細稽核,然後判斷優劣。到接下來七輪就簡單了,因為有前面的考官先給了意見,有了參考,便可馬虎些,大約看上一眼即可。

外面天光已經大亮,第一輪的卷子還沒有讀完。

殿裡靜可聞針,只餘考官們輕微的呼吸聲。

嚴嵩年紀已經大了,讀了幾份卷子,就覺得有些疲憊,心氣一陣浮躁,審起文章來也不那麼用心。隨意地在卷子上看上兩眼,就提筆畫了個叉,寫下一行十餘字的評語,扔到一邊。

他心中有事,對卷子裡究竟寫的什麼內容,也不怎麼在意。

吳節的得了貢生,做了中式新人的事他早早地知道了。會試考場上的事情,他管不著。可無論如何,得阻止吳節進翰林院。聽說這小子同裕王府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又隨侍在天子身邊。

朝廷、皇帝、宮中但凡有風吹草動,有他做耳目,裕王第一時間就會得知。

有這麼一個人杵在西苑,對景王的大計,對嚴家卻是大大的妨害。

無論如何,得將他從皇帝身邊挪開。只需讓他中不了前十,入不了館。到時候,嚴嵩自可以吏部天官的身份,直接派吳節一個蠻荒邊陲小縣的知縣,遠遠打發掉。

這輩子,吳士貞也別想回北京了。

可吳節的卷子究竟是哪一份呢?

第三百六十五章池魚

對於吳節這人,嚴嵩也研究了很久。不管是他的詩詞文章,還是為人處事。

當然,在殿試考場上,這些東西也沒什麼用處,能夠進殿試考場的都是一方才俊,若真論起文章了,大家都作得差不多。而且,這種官樣文章,也沒有個人風格可言,關鍵是筆跡。

殿試的卷子雖然也糊住了姓名籍貫,可卻不謄錄。

如果碰到熟悉的人,很容易就能知道他的卷子是哪一張,要想通關節也是很容易的。

問題是,如果考生的卷子作得實在不成,你給他畫一個圈子。卷子轉到下面幾座,都得了個叉,面子上須不好看。大家都是內閣的宰相,為一張卷子丟人犯不著。

而且,前十名關係到考生能否入翰林院,不但卷子要作得極好,也都有一定的名氣配合。

你若得了考生的好處,生生將他排進前十。其他考官肯定會看不過眼,出言反駁。大家都是閣臣,誰怕誰呀?

再說,最後的決定權在皇帝手頭,還得讓天子來定奪,不可做得太過分。

嚴嵩的目的就是將吳節擋在前十以外,只要能夠在卷子中將吳節找出來,寫上一句惡劣的評語就可以了。

別的考官在轉桌讀卷的時候都會有所疏忽,而且也習慣照顧第一個閱卷人的面子,都會照例按照第一閱卷官的意見為準亦步亦趨。

嚴嵩正是把握了大家這種心理,準備將吳節的卷子挑出來,畫一個叉。

可是,看了半天,手頭的十一張卷子張張可疑,卻怎麼也看不出究竟哪一張才是吳節的。

嚴嵩心中有些浮躁,心中暗罵:這個吳節刁鑽古怪,書法變化多端,根本就不知道他的真正字跡究竟是什麼。

在知道吳節會試得了會元之後。嚴嵩就派出人手四下收集吳節的筆跡,以便在殿試時擺他一道。

這個吳士貞又是個愛出風頭的人,但有文會無不欣然而至。別人請他留下墨寶的時候,也從不推辭。

所以,在京城中,吳節的字還是不少的。畢竟是名滿天下的大名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旖吻

邐邐

蝴蝶軼事

醇白

綠茶美人在七零

林阿律

港綜:你管這叫臥底?

白白了開水

爆寵醫妃之病王太腹黑

香雪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