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部分,亡宋,暖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腸。我心所向,繞過一世蒼涼。抹去血淚,忘記悲壯。唯我朔風飛揚。唯我朔風飛揚。朔風飛揚!
朔州,作為古戰場,在史書之中是很有名的,因為雁門關一過,便唯有朔州是南邊的屏障了。
朔風飛揚,雖然沒有明說是指的某一處的戰爭,卻也能大概感受出,這首歌是寫的朔州的戰場。
千古過後,依然有人記得那一場場大戰,而此時此刻,呂姬皓卻逃到了朔州。
根據例行程式,呂姬皓曾經向劉世光發過一次求援書信。
當然,根據例行程式,劉光世立刻上報朝廷,並且附錄天降大雨,路途溼遠,欲救山陰,有心無力。
末了,因為劉延慶國家中流砥柱的身份,欽宗還不得不讚揚劉世光為國家為朝廷保全了戰力云云。
雖然戰時,劉光世未去救援,但是呂姬皓帶領三百多人投奔之時,劉光世卻顯得卻顯得很熱心。
大擺酒席,迎接呂姬皓。
時年,劉光世三十七歲,呂姬皓四十歲。加之都是曾經的徵遼軍的一員。所以十分熟絡。(劉光世是保定軍的將軍,但是西軍改做徵遼軍的時候劉光世劉光國劉延慶三人皆是加入了徵遼軍。)
劉光世舉起酒杯:“呂哥,不是劉某不救你,不救山陰,而是連日大雨,兵卒們過不去啊。”
呂姬皓心中冷笑,完顏宗弼的鐵浮屠的鐵掌都沒有陷入淤泥裡,你手下的兵卒是泥菩薩不成?但是口頭上卻笑道:“不必內疚,山陰丟失,我也不想的,只是連天大雨,金賊偷襲,實在難以保全啊。”
好在劉光世提到了天降大雨,朝中就算有人想以此敗作為把柄對付呂姬皓,他的人也能在大雨上做文章。
到時候吵著吵著,陛下也該知道朝中那些將軍是真正的能打仗的,斷然不會對付於他。
劉光世裝模作樣的點了點頭:“我已上書聖上,寫明瞭這次戰爭的經過,此過斷然與呂兄無關,吾父與兄也已近上書,相信呂哥沒有多大事情。”
呂姬皓端起酒杯道:“那此時便麻煩你們了,等這一頓酒席之後我還要去太原,也不知道節度使會如何處置我。”
節度使,便是張俊,當年張俊成為西軍統領,後來李綱退出西軍勢力,所以張俊名正言順的成為了西軍的頭領,自然要假節,而這個節度使假節的本來應該是西京路,無奈西京已然成為了京城,西京路也就是京畿了。
所以張俊節度西軍,不管理地方。
但是節度使還是有很大的權力的,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若是張俊因為呂姬皓此次戰敗,直接處死他,旁人也無話可說,就如同當年童貫處死梁紅玉的父親一樣。
只是,劉光世哪兒可能不知道呂姬皓是張俊的人,敢問這麼屁大點兒事,張俊可能懲罰自己的手下麼?
斷然是上書求保呂姬皓,也不可能有半點兒責罰。
而張俊如今坐穩了西軍統帥的位置,也不怕有人藉口對付他,根本無所畏懼。所以呂姬皓根本沒有任何事。劉光世三父子也不過做個順水人情罷了。
席後,呂姬皓重提舊事,然後帶著三百親衛直奔太原。
南京城中,方天定開始整理包裹,北方戰事詭異,方天定不得不小心。隨即決定,立刻出發,鎮守真定府。
方臘放下國事,到了東宮,找方天定談了很久,最後方天定決定,帶著趙敏一起去真定府。
方臘也不是為了其他,就是為了傳宗接代,你要強求還是個半大小孩兒的方毫給他生個孫子,當然不現實。
所以只有方天定了。
方齊,只是第三代的第一個男丁而已,方家總不能只有一個男丁吧。
而直到此時,方天定才想起,江家王家的託付。
方毫如今在北疆駐軍,只是孤身一人,王妃也沒有跟著去,著實不太好。
作為戍邊的將軍,方天定當然知道戍邊的軍人都是過的怎樣的生活,哪怕他們是將軍。
七百背峞軍與方天定一道出發,由於趙敏不會騎馬,也不適合長時間騎馬,所以背峞軍中有了一輛馬車,走的稍慢。
一千背峞軍,數量從來不變,除去代統領,總共就九百九十九人。
七百人一直跟隨著方天定,剩下的三百人,被方天定派了幾次任務,最後留在了開封,暫時作為方傑的親衛。
讓方天定覺得同病相憐的是,方傑的妻子帶著女兒在年初便一起去了開封。
算一算時間,方傑的女兒竟然已經三歲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