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部分,亡宋,暖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告訴了鄧元覺。
加之幾年軍旅,讓鄧元覺明白了太祖長拳的拳意就是戰意。所以拳術越發厲害了。
但是以鄧元覺的年歲,幾乎不太可能成為宗師了。方天定隨即開始反擊,以自己的判斷力壓制鄧元覺,三十回合之後,鄧元覺敗北。
鄧元覺才明白,原來宗師對已一流武者,是碾壓,完全是碾壓,沒有任何僥倖。
招式厲害,也無用,因為沒有任何招式能一次性打敗一位宗師,但是也沒有任何招式對一個宗師能產生兩次作用。
只是方天定卻明白了很多。
以鄧元覺的拳術,加上一些外力因素,是有可能打敗宗師的。比如宗師身體有恙,或者醉酒等。
這說明自己在武藝方面還有缺陷。多年來沉靜於行軍打仗之中,卻對武藝放鬆了不少。
雖然每日依舊在打拳,卻忘了最重要的,那就是體悟。
這一次見到鄧元覺,卻有了如此大的收穫。
第十六章 撕破臉面
二月十六,宋國使臣遠赴金庭。
二月十九途徑朔州,在朔州城主府見到了兀朮。
而兀朮剛剛養好傷,也沒有為難那使臣。
使臣見到兀朮,剛正不阿,抬頭便問:“當年你我兩國約定互不攻擊,今日為何偷襲我朔州?”
兀朮哈哈大笑,當著院中眾多手下便問:“當年你我約定的歲幣宋主可曾記得,可曾守約,可曾敬奉?”
一聽到那使臣的話,兀朮便知道,這又是一個典型的中原文臣,只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怕死,這樣的人,你和他說什麼都沒有,除非找到他的弱點,否則沒得談。
果然,那使臣隨即便問道:“那金國答應我主的幽燕五城呢,如今魏國金國平分幽雲十六州,我大宋何曾得到過一寸土地,為何還會有歲幣給你們?”
其實,的沒得到土地,都是虛言,真正的沒有給歲幣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當年金國內亂實力大減,根本沒有威脅宋國的實力,既然如此,何必再給保護費?
兀朮便是說道:“我記得當年我們商量的是,我們打上京,你們打燕京。後來我們把上京打了下來,而你們卻也沒有打下燕京,這不是我們違約是你們。至於朔州,你起先說我們偷襲朔州,只是,朔州本來就是遼國的,而我父皇打敗了遼國,我大金當然應該入主西京,自然也就包含朔州,當年你宋國偷襲我朔州,我主仁慈,沒有發難,如今竟然好意思說我大金搶佔了宋國領土?”
那使臣巍然不動,只是說道:“遼國,是誰打敗的,打走的,你我都清楚。朔州自漢以後,就是我們的領土,遼國不過搶佔了百年而已,如今金國佔了兩三天,莫非就要說朔州是金國的了不成?”
兀朮哈哈大笑:“我記得,你們叫做宋人,而魏國人才叫做漢人,如此說來,朔州是魏國的了?等等,如此說來,長安城不也是魏國的?”
使臣很自然的就套用了方天定的理論,認為中原政權一脈相承,所以說朔州的確是宋國的。
但是,宋國從來沒承認自己是漢唐之後。反而是魏國從立國之初就說自己是華夏子民,是漢家子弟。
如此說來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一路傳承下來,便成了一國,而之前,不只是改朝換代,而且是換了國的。
每一朝都不會認為自己是上一國的遺民,因為每一朝都認為自己是戰勝者,戰勝者便有戰勝者的驕傲。
那使臣絲毫不懼兀朮虎威,反口相逼:“既然如此,那大王你是認為金國是遼國遺民咯?”
兀朮剛剛說其父戰敗大遼,所以朔州當屬金國,所以使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