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四國定,三國處處開外掛,一本江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變亂,許定說不定也會被擼掉,只需要忍耐一些時日。
可是知道這一點的時候他以經晚了,他馬韓成了各方犧牲的誘餌。
很快馬韓國國王的人頭送到了沃川漢軍手裡,二國的的降表重新寫了一份,並且簽字蓋印,表示馬韓國、弁韓國、辰韓國、東濊國之領土皆為漢土,乃是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時二國願意自降身份,將弁韓國、辰韓國改為郡國,接受大漢派出的國相管理郡國內的大小事務。
三韓的事情解決了,在來看東濊國。
猛牛帶著二萬大軍北返,然後先被攔在了南漢江,經過一番爭奪戰,死傷達到五千左右,吳敦放開了南漢東的防線,讓猛牛過了江。
不是說吳敦擋不下猛牛的進攻,而是這個時候沒有必要了。
一是南漢江到了結冰期,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他的戰船不太適合橫在南漢江中,於是撤回了仁城。
所以猛牛從南漢江東的中部渡河而去。
另一個原因是,趙雲橫掃了東濊國,沒有捉到東濊國國王之後就帶著四千將士南返了,於是在路上設伏,襲擊了猛牛。
猛牛跟他的一萬五千殘兵又損失過半。
東濊國期待的三萬回援大軍損失掉了二萬,戰灰力銳減。
於是在聽到弁韓國、辰韓國投降,並且還能保留封國的待遇之後,略微掙扎了一下,也重新遞了降表,同意入了郡國。
自此,第一次四國半島戰爭結束!
“主公,現在馬韓國被滅了,新城也快建城了,是不是該起個郡名跟城名了。”一切都搞定了,郭嘉也好,程昱也罷,或者是田豐,都來到了屯田軍新建的新府城。郭嘉起鬨道。
其它人也看向許定,一個個心裡升起自豪與自信還有那份莫名的激動。
不足二十天就搞定了四國,這一次出兵極為順立,一切都在計劃之中的,這讓眾人的嘔心瀝血得到了回報。
許定面向東萊方面,想了想道:“既然此郡靠著黃海,就叫黃海郡吧,至於府城就叫漢城吧。”
冀州靠著渤海,於是有一個渤海郡。
現在半島靠著黃海,取名黃海郡也沒什麼不可以。
而新建的府城取名漢城,真是一語雙關。
既警示著什麼,也宣告著什麼。
既然取了郡名又取了府城名,許定想了想,索性又將整個馬韓國所有城池的名字全改了。
比如南漢江旁的仁城,就叫漢江城。
當然還有各地名、山名、河流名,全部漢化。
而且命名的權利全部交給此戰立過功的大將與士兵們。
於是一些奇葩的名字也相應而出,比如二狗山,三娃河……
當然最後還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最多。
這方面主要是受東萊水軍的影響,畢竟許定早有交待,水軍發現的島嶼,可以由水軍將士的名字來命名。
於是一大批島嶼被安上了水軍將士的名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