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四十六章 ? 淮南丟失,三國處處開外掛,一本江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百五十人。
分成六十五隊。
每隔一分鐘進場。
許定讓典韋在旁邊看著,回營帳換了身衣服。
出來的時候,所有士兵都陸續進場了。
跑的最快計程車兵,已經完成一輪訓練。
他們渾身是泥,邋遢不堪。
但是。
連身為皇帝的許定都這樣,跑過泥潭,渾身邋遢,他們作為士兵,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完成一輪訓練之後,又來第二輪、第三輪...
許定朝一個御林軍士兵說道:“記錄他們所用的時間。以後要根據他們的成績,決定去留,千萬要記清楚了。”
“是。”
這樣重要的事,士兵當然不敢大意。
每一個完成訓練的特種兵,到達終點後,都會被記錄,不會有一絲差錯。
“照這樣訓練,真的能成精銳?”郭嘉不知何時到了許定身後。
“奉孝...。”
許定回過頭去。
“臣參見陛下。”郭嘉拱手。
“奉孝不必多禮。”許定說道:“特種兵的訓練,與普通士兵不同,他們要執行的任務,也與普通軍隊不同。你一時不能理解,也在情理之中,不過你以後就會知道,這樣訓練,才能出特種兵精銳。”
“臣剛才去了一趟戶部,檢視了賬簿。自去年與曹劉開戰,到如今,已經消耗四十餘萬石糧、六千萬錢。長此下去,恐怕百姓很難負擔。得想個萬全之策才行。”
“有這麼多嗎?”
“嗯。”郭嘉道:“幾十萬軍在外,一直在征戰。先是打關中,再是打併州,又轉戰冀州。如今更是擊中全國之兵力,與西商帝國消耗。四十萬糧,已經是保守計算了。”
“好在與西商帝國的幾場戰鬥,我們都打贏了。不然情況會更糟。”許定想到這裡,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前幾場仗沒打贏,敵人肯定挺進中原了。
而沒有繳獲新式武器,也就沒有第二集團軍。
真到那時,如何抵禦。
郭嘉說道:“臣以為還是要走精兵路線。待第二集團軍形成戰鬥力後,替換掉黃忠的中原野戰軍。還是諸葛亮、劉備的軍隊,也都可以撤往後方修養。最大限度的減少糧食、資源的消耗。”
“嗯。你這個建議很好。我們華夏帝國比不得西商帝國,地大物博,沒有資源,支撐不了戰爭。是得節省著用。”
“陛下同意臣說的?”
“同意。先讓黃忠、劉備、諸葛亮的部隊,退往徐州。待第二集團軍前去替換,再讓他們回兗州。”許定道。
“是。”
“特種兵訓練出來後,需要一個會帶兵的將領。奉孝可有人選?”許定問。
“不是有文和嗎?”
“他是第二集團軍的統帥,怎麼能帶特種兵呢?再說他也不會特種作戰。”許定已經想了好幾天,始終沒有合適的人選。
整個華夏帝國,怕也只有他能勉強擔任。
但是作為皇帝,親身到戰場,不是太好。
朝中的大臣們也不會同意。
“待我再觀察一陣,或許這六百五十人中,就有特種兵隊長的人選。”許定道:“奉孝,我忽然想到一個主意,想讓替我斟酌。”
“陛下請說。”
“咱們是不是該辦個軍事學院?你看我們第二集團軍,全是由一些不會作戰的老兵帶兵,實際上他們連槍支如何使用都不知道,這樣怎麼能打好仗呢?軍事學院開辦後,可以把他們都召回學院內,學習用兵之道、以及新型作戰的理念。等他們再回到隊伍時,才能更好的指揮啊。”許定說道。
“這需要時間吧?”
“當然。至少得一兩個月。”
郭嘉道:“眼看著就要出征了,現在辦學院,是不是太急了?”
許定說道:“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個道理,山間百姓都知道,奉孝不知?”
“是臣短見。臣即往吏部,著手建立軍事學院。”
“好,等學院建好,我會去看的。”許定有些不放心,囑咐道:“奉孝,組建軍事學院,是一件大事,你務必要上心。”
“臣明白。”
郭嘉離去。
特種兵還在堅持不懈的訓練。
許定坐在一旁看著。
典韋突發奇想,叫了一隊御林軍過來,也去參與訓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