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來自劉繇的提醒,三國處處開外掛,一本江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十六章來自劉繇的提醒
“劉家?”
東萊的劉家可不簡單,本是東萊最大的一批世家之一,不過卻並沒有參與史乾坤的事件之中。
因為史乾不敢去找劉家。
原因很簡單,劉家是正而八經的宗室皇親。
劉寵、劉輿兩兄弟一個當過太尉,一個是山陽太守,現在這一輩的劉岱是侍中,而劉繇又舉孝廉,拜郎中。
所以說劉家在東萊算得上是名門望族了,而且各代各輩都有官身,且職位不低。
所以史乾是拉攏不了劉家的,相反劉家要是知道了第一時間就會先滅了史乾,為大漢除賊。
所以對於劉家的到來,許定有些奇怪,不過不好拒絕,便讓人請了進來。
來的人正是劉繇。
許定有些意外,便道:“劉郎中不是在朝廷履職嗎?何故回了東萊?”
劉繇道:“伯康可能不知,我以被司空府徵辟為掾屬,不過我不想待在洛陽,所以就回東萊了!”
任性!大漢的官員就是任性。
司空掾說不去就不去,跑回來玩躲貓貓。
許定不知道怎麼來形容這些傢伙。
普通老百姓連上升的通道都沒有,世家則不喜歡就不幹,直接炒了朝廷的魷魚。
“哦!那劉郎中此來可是有事?”許定覺得跟劉繇這些的世家沒什麼好聊的,索性開門見山,直接問了。
劉繇道:“伯康不必如此生疏,我拜讀過你的詩文,對伯康的文采實在是敬佩,伯康可稱我表字正禮。”
“好吧,既然正禮兄如此說,那定也就不矯情了。”許定拗不過劉繇只好應下。
劉繇道:“正該如此,其實此來黃縣一是想結識一下四首半的奇才伯康,另一個原因是,聽說前太守史乾作亂東萊,壞我府城,所以問問情況。”
許定盯著劉繇看了一會,發現他可能真的不知道什麼,便把具體的情況說了一下。
聽後劉繇這才瞭然的點點頭。
“史乾該死,罪該千刀萬刮,同謀者人人得爾誅之。”劉繇先是痛責一翻,表明了立場,不過接著話鋒一轉則道:
“不過,伯康,此事不宜擴大,否則對整個東萊是一個衝擊,同時也不利於你的聲名。所謂事有主從,既然是史乾所做,按罪執行便是,參與其中的各家懲戒為首者便是,沒必要牽連家小族民,更不宜大動干戈抄沒其家資。”
許定神色不動,問向劉繇:“正禮兄覺得我做得過份了,要讓我退回各家的錢糧。”
劉繇點頭道:“沒錯伯康,你還年輕,此事做得有些急躁了,這對你的未來不利,而且也對東萊以後的治理不利,若行霸道,日後整個東萊會人人自危。”
劉繇用長輩對晚輩的口氣提醒著許定,要知道你現在動的是黃縣的世家,這一次你是捉到把柄了。
但是東萊各縣還有無數的世家豪強。
你現在不妥協,那各縣城就會託死你,讓你在東萊寸步難行。
許定沉默了。
如果只是為了升官發財,為了自己的前途,理智上劉繇說的是對的。
但是事情能這樣做嗎?
不!不可能!
我是許定,我來了東漢,我為什麼要向你們低頭。
亂世將至,憑什麼要讓世家豪強左右一切。
我不允許,追隨我的文武們也不允許。
所以許定站起來,向劉繇作揖。
“多謝正禮兄的提醒,不過定有自己的原則,錢糧絕對不會還給他們,因為這是叛亂,這是對本府的叛亂,也是對東萊百姓的叛亂,更是對大漢的叛亂,定覺對不會姑息。”許定鏗鏘回道,不過接著又道:
“不過除了參與的首犯之外,其它人我可以放歸他們回去,不過請正禮兄告訴他們,以後莫在東萊生事,否則必定嚴懲,說不得要多磨一次刀。”
劉繇見許定語氣很強硬,要跟世家豪強懟到底的意思,同時見他打算放人,也算是給了面子,便不在多說什麼。
話不投機半句多,大意就是這樣。
劉繇走後,戲志才道:“主公,劉正禮此人到也算有才,而且名聲極佳,其實有他說合,我們與東萊世家豪強之間緩和一下也好。”
許定搖搖頭道:“不用了!道不同不相為謀,說到底劉家才是大漢最大的世家,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與處事的方法與我們不同,他們都可以淡漠百姓的命,卻視自己的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