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五章 分化董卓部將,三國處處開外掛,一本江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殿裡的男子不是別人,正是李儒。
劉協能在這個時候見到董承,自然也是李儒安排的。
李儒跟董卓不一樣,他將所有非隊友都視為敵人,除了董卓真正的心腹兄弟,其它人均需要試探。
所以也包括一直藏在宮的這位小皇帝。
小皇帝雖然沒啥能量,但是他天然就如同深夜裡的火光,總能吸引源源不斷撲來的飛蛾。
用它當棋子,在清理一批漢臣,實在是沒有比這個更高效的了。
所以才有了今日董承的出現。
董承一面要受到李儒的脅迫,自是要試探劉協,但是一想到自己未來國丈的身份,也不能做得太明顯,更不敢提醒。
出了宮,很快他進宮面聖的訊息便有人幫著不脛而走。
自有人打著各種名頭前往董承府邸。
現在董卓不上朝,群臣也難以見到皇帝,就算見到也無法談上話,自然會有很多人想透過董承瞭解天子的情況。
“子師,看來我們得行動了,眼下的情況逼得我們不得不出手了。”
很快王允與幾個好友心腹又聚在家中,士孫瑞不安的說道:“我們的陛下現在都不安份了,有些人透過董承想跟陛下搭下線準備有所動作,這個訊號很危險。”
“是呀!如果被李儒知道了,不光董承等人要遭殃,就是陛下也難保不會被李儒害死。”楊瓚也憂心忡忡道。
要知道李儒可是用毒酒殺過少帝劉辯,沒有什麼事是他做不出來的。
如果董卓真的昏迷或是毒發生亡了,那李儒更是能將事情做得更絕。
“陛下太年輕了,有些心急了,可是現在時機還不到呀,董卓之事還未證實,萬不能輕易出手。”王允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認為現在動手還是差點火候。
“可是子師我們在不出手,陛下就危險了,陛下如果出了事,我們還怎麼拯救大漢,大漢就真的分崩離析了。”士孫瑞道:
“陛下是先帝唯一的骨血了,他出了事,李儒必立新的傀儡君主,那時名不正言不順,關東諸州便有藉口各自立新皇,那時大漢不亡而亡,我們就是國之罪人。”
士孫瑞說得懇切嚴重,王允沉吟了片刻道:“好吧,如今只能博一博了,不過我認為我們的人量不能在長安動手,應該先從外面逐步抽離董卓的勢力,不管董賊是真死還是假死,都要讓他付出大代價。”
士孫瑞似乎想到了什麼,說道:“你是想徹底弄亂關中,讓董卓元氣大傷。”
“沒錯,與其不溫不火,不如將這場風爆颳得更狂暴一些,讓董卓也無法控制與承受。”王允眼中射出絲絲精芒道:
“我們先從他的部將著手,尤其是入涼州的部隊,暗中聯絡策反他們,讓他們為我們所用,我想董卓如果是假死的話,必定不會讓所有將領都知道他的計劃的,除了幾個中郎將,大部分的校尉、偏將等等是絕對不會知道他是假死的,所以我們可以跟這些取得聯絡,以助他們扳倒李儒謀奪大權為由,相信會有很多人心動的。”
“子師所言不錯,我覺得董卓義子呂布可以拭一拭。”楊瓚接著道:“別看呂布是其義子,但是我觀之董卓並非很信任他,對他很是苛刻警惕,幷州軍也早有怨氣,呂布手下諸將也多有不滿。
一但呂布能為我們所用,以其勇烈,帶兵回而,必能重創李儒。”
“我看也行,呂布此人見利忘義,我們許之利,此人不難收買。”士孫瑞也贊同道。
王允摸了摸鬍子道:“呂布此人也與其談過幾次話,此人不光見利忘義,而且好面子,還喜女色,要拉攏過來也不算太難。”
接下來三人又繼續商議怎麼對付董卓,最後得出一點共識,此次滅董滅李,必須一戰功成,發動所有能動員的力量。
盡最大的可能先分化瓦解董卓名下大軍與將領。
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時又不要將所有力量栓在一條繩子上,各大世家與重臣之間不要產生明顯的交集與橫向聯絡。
以免哪一家提前露陷或是失敗而引影響大局。
散會後三人各自去聯絡跟發動在長安的各大世家重臣。
三人的這條原則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
畢竟各家不產生橫向聯絡就不會被牽連,也不會暴露各自的實力,平白蒙受損失。
司空府!
“修兒你覺得他們的這個提意如何?我們楊家要參與嗎?”楊彪問道。
楊修為他楊家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