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六章 廬江太守陸康,三國處處開外掛,一本江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死古板,認死理的。
孫堅若攻廬江,八成他是要死守城池的。
忠義是好,可惜他忠錯了物件,董卓控制的朝廷還能叫朝廷嗎?
陸康道:“君侯的美意康就心領了,人都說君侯仁義,聽此一言,果真是如此,康佩服,如果君侯真要助康一力,不若將我那些族內小輩帶走,若書院能從他們之中教出幾個成器的弟子,康就算是死了也瞑目了。”
陸康也不是無慾無求,還做不到真正的瀟灑。
忠君有他就夠了,不需要整個陸家。
家國天下,他的思想觀跟大部分的世家是一樣的。
國要忠,但是家更要保,不可沒落了。
東萊有圖無數,又有鄭玄、蔡邕、孔融等當世大儒,他實在想不出哪裡還能讓後輩快速成長,並接受最好的教育之地。
在加上許定是潛力股,未來無可限量,得前給陸家佈局,未嘗不是一件壞事。
很簡單,孫堅若取了廬江,勢必繼續東下,丹陽、九江也會戰事頻發,那麼老家吳郡也難以倖免,遠不如許定的威遠島好。
許定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有一個仙島,即使中原爭霸失敗,退守仙島同樣可以保全自身。
在加上他還有一個半島,這就有無數崛起的機會。
世家不怕失敗,最怕直接打入凡塵,沒有重新站起來的機會,
這算是託孤嗎?
許定道:“陸府君心意以定,那定也不好在相勸,既然陸府君信任定,那定也不會辜負陸府君之託。”
陸康遂對下人吩咐一聲,很快一個八歲,一個三歲的孩童被領了過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