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二十五章 鄴城破、逢袁皆亡,三國處處開外掛,一本江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份就沒份,我跟著子龍轉了這麼一大圈,老骨頭都快散架了,正好可以休息,哪像你們這些勞碌命,沒福氣享受。”
眾人又是轟笑一聲。
沮授與審配都是冀州本地人氏,當冀州刺史可以很好的安撫冀州。
但是審配接管泰州時間尚短,打完還要回去繼續做他的泰州刺史,而沮授當了青州刺史這麼久了,青州也安定,有兩員手下干將處理問題,完全可以撒手了。
接著郭嘉又道:“正南也是冀州出身,所以接下來正南要帶一隊人馬北上收常山國與中山國。”
審配抱拳回道:“責無旁貸。”
“我呢先去清理了清河郡的高幹與催林,吃掉他們,我們在全軍北上,與袁紹在幽州決戰。”
“正該如此!”
拿下鄴城,第一步打好了,眾人更有自信。
很快審配與趙雲部第六校尉騎五千、第九校尉軍八千,揮師北上,先攻常山國,在東轉攻中山國。
沿途袁軍袁將不是被斬殺擊潰就是投降。
沮授則與李典部四千精銳以及數千青州泰州來的郡兵雜兵留守鄴城,同時整訓降兵,組建冀州州郡地方防衛部隊。
郭嘉這才帶著太史慈部四千、第五校尉軍八千調頭回來處理甘陵城。
…………
徐庶一直在臨渝城按兵不動,顏良與催元平還沒有察覺出什麼,但是遠在薊縣的許攸與荀堪以發現了問題。
“主公,事情有古怪了,徐庶明明有四五萬的大軍卻按兵不動,怕是有詐。”
袁紹道:“你們的意思,徐庶手裡並沒有這麼多的部隊,在在戰略麻痺我們。”
“沒錯主公,如果徐庶有這麼多的兵力,完全可以向西推進攻城了,而且他們的海軍只在沿海佯攻,從沒有真正上岸攻城,這是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跟分我軍的兵力,恐怕他所圖的並不是遼西。”許攸回道。
袁紹道:“那他圖哪裡?”
“應該是漁陽郡,要麼從北邊支援鄒丹,要麼登陸攻打雍奴,又或者他想兩路齊發,然後奪回漁陽,然後將我軍在右北平與遼東一帶的兵馬圍住。”許攸指著地圖振振有詞。
話落,門外跑進一名通傳親衛。
“主公,漁陽郡現東萊軍,許定弟子田宇領第十軍部南下,王門將軍戰亡,田宇與殺出城的鄒丹大軍合擊,淳將軍戰敗,幸得郭援將軍支援及時,大軍未受太大損失,暫時退到了狐奴城。”
“嘭!”
袁紹一掌拍在了案桌之上,臉上怒意升騰。
“淳于瓊無用,又壞我軍大事,真該處斬。”
王門死不死袁紹不在呼,因為這是公孫瓚方面的投降過來的人,本身也無甚價值。
但是本來以經封鎖的漁陽城被解圍了,攻打了這麼久,全做了無用功,袁紹焉能不氣。
“主公徐庶等人果然有其實陰謀,我們還是要加防沿海地帶,否者在出這樣的事就不妙了。“許攸建議道。
袁紹道:“子遠所言有理,那在派些兵馬給文丑,你二人也去一個到沿海督軍,務必不能讓東萊水軍在這裡搞出大麻煩,以免影響整個幽州戰局,縮短戰事,便宜了許定。“
這下許攸不搭話了。
這種又累又苦,有過無功的事他不喜歡幹。
況且他主要功作是情報功作,自視重要。
荀堪只好道:“那就我去吧。”
這個任務看似苦,不過荀堪卻有另一種解讀,這裡也許是最輕鬆的,別看東萊水軍鬧得歡,未見得是他們主力進攻方向。
許定一直未露面,但是這次田宇出現在漁陽,其實以經說明了一個問題。
許定贏了,公孫瓚輸了,不然許定的土地田宇不敢入境。
既然田宇來了,那許定也該出現在,一直沒有訊息的居庸關這回該有訊息了。
許定必定是攜大軍從上谷郡南下,騎兵進攻,更加犀利,防不勝防。
所以他乾脆躲一個清苦,頭疼的事讓許攸去想吧。
荀堪去南邊沿海後的第二天,果然居庸關終於傳出了的訊息,關外對決,公孫瓚不敵黃忠,白馬義從敗於第七校尉軍。
幽州歸屬許定,公孫瓚本人也被許定收編。
白馬義從改編為白馬軍加入東萊軍戰鬥循例。
並且在居庸關完成整訓。
白馬軍作為許定的先鋒南下支援軍都城,解救自己的兒子公孫續等人。
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