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五十九章 廣陵對決,三國處處開外掛,一本江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伯言,孫策以拿下了其它四縣,現在佔在我大半個廣陵城,去攻江都了,我們要改變策略嗎?”趙昱問向只有十二歲的陸遜。
沒錯,在許定北上與公孫瓚赴約,滅袁紹於幽州之時,便派了三徒弟陸遜過來穩定廣陵。
這是一步後棋,孫氏會不會動手,這是在五五開之間。
所以許定只派了陸遜過來,並沒有加派其它的兵馬,為的就是給趙昱撐場。
趙昱是文官,是文士卻不是謀士,於政務還行,涉及兵事能力顯然不足。
而且不懂變通,一但孫策南攻,必招架不了。
這才讓靈活的陸遜前來。
在吳郡的表現,陸遜以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能力。
天賦這東西有時就是這麼妙,是人學都學不來的。
陸遜笑道:“不用了府君,江都那邊不會有事的,我猜孫策不敢將所有兵馬都拉去攻江都,畢竟他想拿下的其實還是我們現在的廣陵城。
我們就紮在這裡,不上他的當,不聞不動,他來攻我們就打,拖下去,北方戰事一結束,孫策必退。”
孫策打的什麼鬼主意,他太明白了。
不然也不會將四縣的兵馬都抽過來。
“如此也好,我們就以不變應萬變!”趙昱到是沒有什麼問題,本來就性格就剛,即使沒有陸遜在他也不會向孫策投降。
既然陸遜這樣的機靈鬼都說不能出城,那就繼續死守城池與孫策剛到底。
孫策見廣陵城久久未派出援兵,沒有一點動靜。
於是只好將兵馬又重新聚集到了廣陵城。
不過鄧當那一路依舊紮在離江都不完的官道上。
孫策看著高大的廣陵問道:“現在要如何攻破此城,你們誰還有錦囊妙計?如果沒有那我就白天強攻,我不信趙昱的兵將還能打得過我的。”
孫策有些不信邪的緊握著拳頭。
陳端與呂範相視一眼,呂範示意還是陳端來說。
陳端對孫策道:“主公我們還是不要先急於強攻廣陵城了,既然趙昱要死守不出,我們引誘不出他,不如反過來,我們引江都的呂常來廣陵城。
呂常守在江都並無多大意義,肯定也不會坐視廣陵被我們奪去吧,我們不訪偽造一份求援信,讓呂常發兵來援。
然後在困住呂常,這樣趙昱得知道,總該不會見死不救了吧。”
絲!
對呀,廣陵城不能救江都,江都不能來救廣陵嗎?
呂常若被困,趙昱不敢無動於衷了。
“可是我們這邊沒有帶水軍,難以困住呂常。”孫策不是笨蛋,能統領一方兵馬,對打仗還是很有天賦與心得的。
呂常出兵只能是水軍,然後順瀆水而來。
東萊的戰船又大又高,水軍精銳配備連弩床弩,沒有相信的水軍戰船根本擋不住呂常前進的步伐。
陳端撫須笑道:“主公對付內河水軍也不是非要相應的戰船艦隻,我們可以在狹窄水域設下暗樁,在於水中綁上鐵鏈網兜,就算東萊的船在大也休想衝過去。
然後我們在找一些習水性的持鐵錘鐵鑽於水中潛伏,將呂常前來的船隻最後一艘鑿穿它,讓呂常前不能前,退不能退,我等在使小船出動加塞水樁,慢慢圍困絞殺。
若能除了呂常,這大江一線,便是撕開了東萊水軍的封鎖,這樣我們與三公子也能有所聯絡。”
陳端就是廣陵人氏,對廣陵非常的熟悉。
他提供的方法都是有依據的。
孫策道:“行吧,先拭拭這一個,實在不能在強攻廣陵。”
權橫一下,幹掉東萊的水軍比除了趙昱更有價值。
商議完後,孫策命大將丁奉去協助陳端。
陳端與趙昱有過結識,識記得趙昱的字型與行書風格,於是仿寫了一封信,又做了一方假印,然後命人送到了江都城。
呂常拿到這封信,本有所猶豫。
不過一想到陸遜在廣陵城,於是便領軍架船出了江都,沿著水路去往廣陵城。
行軍一半,突然前方戰船有擱淺的顯現。
“報!將軍我軍戰船擱淺了,有人在水中下了暗樁。”
呂常眉心一挑,忙道:“後撤!後隊變前隊,撤出這段河。”
旗艦打著旗語,指揮各船後撤。
突然最後的戰船水下傳來咚咚之聲,冒出無數的水泡。
船倉底部的將士跑上來人告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